第511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孔胤植和孔尚秉等人陷入犹豫,他们己经沦为刀俎,并且手上可用的筹码太少了。_h.u?a′n¨x`i!a¢n¢g/j`i!.+c~o^m+
上百万亩田地都交出去了,银库的钱财也都交出去了。
就这也换不来自由身?
孔胤植袖子里的手暗中捏紧,又悄悄松开,不停重复着。
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不就是死吗?
拼着豁出去性命,也不让崇祯帝得逞。
孔胤植在想,自己若是死了,文官们会不会知道自己被陛下所杀,到时候全天下的读书人会不会造反?
朱由检深深抽一口烟:“朕耐心有限,你们若是听话,还有活命的机会,以后该给你们的俸禄一样不少,若你们不听话,那就别怪朕不讲情面了,眼下民不聊生,别说死的是老百姓,就连勋贵和藩王都死伤无数。”
话己经说的很首白了,朱由检并不是忌惮杀掉他们,现在留着他们是用来暂时稳住那些文官,不想激起太大的皇权和文臣的对抗。
明代的帝王权利被分割最严重,如果彻底跟文官集团走向对立面,到时皇帝的中旨很难走出皇宫。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完全可以强行用中旨绕过程序去指挥各地的官员,但是这种指挥缺乏内阁的核准,会遭到底层官员的抵制,执行效率非常低。′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当年万历帝能轻松任命宦官当税监,但想换自己心属的太子却失败。
还有正德帝最喜欢用中旨,任命官宦为武将,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
正德帝的这些中旨没有一个得到朝廷认可的。
这也是朱由检所头疼的地方,真正的官员任命要吏部提名,内阁票拟,经过廷推,最后再形成正式文件下发。
当初魏藻德倒台是因为中风,朱由检也没有任命自己人,而是从现有文官体系里面提拔,赶上战事的胶着,京城官员跑了大半,没有遇到像样的阻力,迅速完成任命。
短暂的沉思过后,朱由检感觉手指有些发烫,注意到烟头快烧到手指了。
他按灭烟蒂,看向孔胤植:“行了,那就先这样吧!”
孔胤植傻眼了,不是,我们还什么都没说呢,你怎么也让我们考虑考虑啊。
孔尚秉急忙起身,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这事还能不能通融通融,曲阜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祖庙都在那里,每天都有官员去祭拜。”
朱由检:“哦,祭拜可以,跟你们留在京城有什么关系?”
孔尚秉:“那迎来送往的礼仪接待...”
朱由检:“朕可以派遣礼部的过去帮忙负责接待。_如/闻′王^ \更~辛¢醉~全`”
孔尚熙问道:“敢问陛下,让我们留在京城,这是不是算做软禁呢?是不是我们不能外出?”
朱由检:“当然可以外出,不过每次外出都要经过朕的准许,见到什么人,跟什么人说话,都要记录在案。”
孔胤植听完之后,瞬间傻眼了,这他妈得不就是监狱吗?
哦,可能住的地方比监狱强点。
朱由检看到外面的天色逐渐暗下来,己经没有心思继续在这里耗下去了,反正你听话,就看管松点,不听话,那就看管的严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