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474章 破釜沉舟的勇气

 左良玉派来侦查的士兵围着定州城墙巡逻,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现。/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主要是城门紧闭! 

 当斥候把这些消息汇报给左良玉,左良玉拿不定主意,现在粮草匮乏,大军连续不停的赶路,早就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又遇到晚上,就地驻扎,还是继续赶路? 

 军帐中,左良玉把这个问题抛给在场的将领们。 

 右路军的赵立言主动请缨:“左公,末将愿意率领麾下将领拿下定州,看看城里到底有没有埋伏!” 

 金声桓立马制止:“不妥,万一城里有埋伏的话,你们进去就是送死!” 

 赵立言早就对金声桓产生不满,这次进攻京城的主意就是你和马进忠出的,马进忠都战死了,你还在这里出谋划策,你的那些计谋有哪样成功了? 

 军中的将领对左良玉身边的几位谋士都不太满意,觉得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偏偏左良玉对他们还言听计从。 

 如果说有一个谋士有能力的话,那么这个人是姚玉林。 

 当初左良玉派姚玉林当谈判使者去跟朝廷谈判,姚玉林回来就劝左良玉争取跟朝廷议和,不应该打来打去。 

 大家都不听啊,你看,打出事了吧? 

 连左良玉心里也有几分后悔,后悔没听信姚玉林的话,现在跟朝廷打成这样,朝廷又颁布讨贼檄文,再想回到谈判桌上没那么容易。*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 

 中路军的侯应龙说道:“左公,既然我们担心城里有埋伏,建议应该继续往西行军!” 

 一名后备军的将领站出来否定侯应龙的话:“不能再走了,你们的部下都骑着马,但要考虑大部分士兵都是步行,他们连着赶路,早就体力不支,强行军只会加重士兵们的怨气,到时候哗变怎么办?” 

 左良玉听到哗变两个字,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他在辽东可是亲身经历过数次哗变,原因就是军饷和粮草。 

 朝廷拖欠整整半年军饷,那些底层的士兵红着眼冲进巡抚的府邸,把刀架在辽东巡抚的脖子上索要军饷。 

 当时的辽东巡抚是毕自肃,他让士兵们尽管搜,只要查出来钱财都是他们的。 

 那些士兵最后把巡抚大人的住处找遍了,愣是没找到任何钱财。 

 毕自肃也有万般无奈,因为他也没钱,跟朝廷上疏整整六次,那些奏疏皆石沉大海。 

 毕自肃的亲哥毕自严还担任朝廷的户部尚书兼太子太保。 

 连这样的后台都拿不出军饷,更何况那些普通人。′j\i¨n+g¨w_u\h·o,t¨e~l′.?c?o\m* 

 左良玉脑海里回忆着曾经的过往,他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己经非常艰难,稍有差池,等待他的就是万劫不复。 

 他先是找来军需官,询问军需官的粮草供应情况。 

 军需官的回答是粮草如果节省点,可以坚持他们抵达渭河的大本营。 

 前提是顺利的行军,不能被朝廷的士兵拖住,否则每拖延一天,粮草的供应就极度的危险。 

 另外,军需官还得到消息,李自成大军败退的时候,缺乏粮草,把大同和太原府的老百姓又抢劫一遍,整个太原府十室九空。 

 左良玉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如果没有粮草的话,抢都抢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