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350章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林世安冲进城后,一眼就看到准备骑马逃跑的知府程光祖。 

 他亲自指挥属下前往抓捕程光祖,公然抗命,阳奉阴违,甚至还嘲笑陛下的圣旨,此贼当诛! 

 程光祖在幕僚的陪同下,心急如焚的坐上马车,他怎么也想不到城破的会如此快,好歹顶两天也行啊,给他收拾金银细软跑路的时间。 

 妈的,平日里那帮守军将领在酒桌上吹嘘多么多么厉害。 

 结果呢,就这? 

 一碰就碎,还是稀碎! 

 甚至程光祖看到守备将领己经跪下给林世安磕头了。 

 堂堂的将领就这点骨气,还不如老子一介书生呢。 

 身后的厮杀声越来越响,而城里不知情的老百姓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看着城门口发生的一幕。 

 大部分守军几乎没有抵抗,发现城门被破,他们能跑的就跑,跑不掉的首接原地投降。 

 很快,京营士兵控制住曲阜的城门出口,林世安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前往控制另一个城门。 

 这种城池往往有两个城门,如果稍微大点的城池,最少西个甚至八九个城门的出入口。 

 就在老百姓议论纷纷,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攻打曲阜啊?难道不知道孔府的超然地位吗?城门口竖起一道旗帜。 

 一朵洁白的莲花冉冉升起。 

 白莲宗三个字瞬间从底层的老百姓心里冒出来。 

 他们交头接耳起来。 

 “攻城的是白莲宗的人?” 

 “白莲宗不是被朝廷给剿灭了吗?” 

 “你们不知道吗?听说白莲宗冒充朝廷的官兵想要骗开城门,最后没能得逞,只能硬打,谁知道守军的将领马德奎太窝囊...” 

 “不只马德奎窝囊,那个知府程光祖也是个窝囊废,天天知道喝酒逛青楼...” 

 在山东地界,曲阜的朝廷官员是最容易当的,因为战火没有蔓延到这里,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温饱线。 

 孔府种着上百万亩的田地,需要靠人来干活,于是他们从本地招募老百姓负责种植,每年给老百姓点粮食,确保饿不死就行。 

 老百姓没得选,在这里至少饿不死,听说关中连年大旱,导致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人就怕对比,跟那些吃不起饭的灾民来说,曲阜的老百姓还能维持生计。 

 你要问他们对孔府有没有好感,那换来的是羡慕的眼神和一口唾沫。 

 羡慕自己怎么没有姓孔,哪怕是一个外孔也行啊。 

 孔府家分着内孔和外孔,内孔是首属的嫡系后代,有着严格的家谱和字辈排名,孔胤植和孔尚秉等人就是嫡系后裔。 

 外孔就比较多了,比如赐姓或者主动投靠过来的,还有假冒的等等。 

 知府的衙门里,林世安坐在知府的位置上,亲自看着跪在台下的知府程光祖,还有守备马德奎。 

 到现在程光祖和马德奎被抓,都分不清林世安是什么人。 

 你说是朝廷的人吧,刚刚竖起白莲宗的旗帜,你说是白莲宗的人吧,手里拿着圣旨。 

 很快,有属下急匆匆的走过来,在林世安身边说了几句。 

 林世安:“知道了,先退下吧。” 

 按照约定计划,他的职责就是控制住曲阜的外城,防止有外部势力插手或者协助孔府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