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86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望无际的长江之上,连绵不绝的船只悠闲的行驶在江面上。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 

 船的桅杆处悬挂着大西的旗帜,休息完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来到甲板,看着日落的余晖。 

 此时的张献忠穿着黑色烫金帝袍,头戴王冕,顾盼间颇有几分帝王的风范。 

 跟在张献忠身边的是他的御前侍卫,正在商讨军情的谋士和将领们看到皇帝出来,纷纷下跪请安。 

 张献忠心情很好,大声说道:“诸位爱卿起来吧。” 

 最先开口的是孙可望,他是张献忠的养子,勇猛善战,跟随张献忠立下诸多功劳。 

 另一边是徐以显,被张献忠任命丞相,乃张献忠的军师。 

 张献忠不止一次把徐以显评价为孔明转世,可见对徐以显的信任程度。 

 还有一个谋生是汪兆龄,他拿出地图给张献忠介绍着行军方向。 

 浩浩荡荡五十多万大军,先头部队有五万大军搭乘船只沿江而下,剩余的西十多万大军则是步行前往。 

 孙可望建议大军应该首捣黄龙,率先杀到大明的应天府,顺便把明朝的第二个朝廷首接攻陷,以此来断绝崇祯帝的退路。 

 以前大清经常骚扰京城,明廷的官员们建议崇祯帝把帝都迁移到南京。 

 若是截断退路,到时候崇祯帝还往哪里跑啊? 

 这个激进的想法被汪兆龄和徐以显否决,他们觉得应该先到九江府,等待后续的大部队,到时大军休整一番再去打南京。 

 张献忠现在的野心也是蠢蠢欲动,说实话,若不是李自成来信,他是真的不想走出川渝,去谋求更广阔的领土。 

 李自成的来使让张献忠改变主意,双方并且约好划江而治。 

 长江以北归李自成,长江以南归李自成,要说唯一的弊端就是清军。 

 这次三方合作,清军并没有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说要山海关。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都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张献忠觉得到时夹在中间的是李自成,跟他的大西国没有什么关系。 

 汪兆龄看出陛下有攻打南京的意图,劝说道:“陛下,还望三思而后行啊,先不说南京城墙坚固,单是守备兵力就己达到十万余众,我们目前兵力跟对方不相上下,还是等后续部队跟上再择机进攻。” 

 徐以显也同意汪兆龄的方案,他觉得先让李自成和大清打京城,趁他们两败俱伤,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张献忠心里很期待,期待拥有广阔的疆域,完成多年以来的夙愿。 

 纵观史书,从布衣到皇帝者不过寥寥数人,而他张献忠将再次改写历史,青史留名。 

 张献忠吩咐旁边的官员:“记下今日发生之事,说朕身上有龙气浮现。” 

 官员连忙去找纸和笔,把陛下说过的话记下来,目前张献忠开始编写属于自己的史记。 

 经过跟官员们的商讨,张献忠也觉得不应该先打南京,最好到九江府休整,等后续军队跟上来。 

 几千公里的路程,步兵每日的行军速度也就40公里左右,真正抵达南京至少要两个月时间。 

 古代的交通不便,使消息传递也变得非常缓慢,而朱由检也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晚上的时候,锦衣卫都指挥使马吉翔前来找他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