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鹏城荣耀榜:和平精英常规赛奖项与决赛时刻》
办公室里的晨光刚漫过办公桌沿,斜斜地打在神虎湖主席摊开的赛事手册上,将纸页上“常规赛”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窗外的鸟鸣声渐密,楼下的车流开始涌动,但这间屋子里依旧只有他一个人,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最终落在了“奖项设置”的空白栏里。
他对着屏幕沉默了几秒,忽然像是下定了决心,指尖落下,敲出第一行字:“常规赛需增设专项奖项,以全赛季数据为基准,覆盖不同位置与维度。”话音刚落,他自己先点了点头,仿佛在肯定这个想法的必要性——常规赛横跨七周,选手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与对抗,不该只被最终的积分掩盖,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高光,总得有个出口被看见。
“首先是常规赛mvp。”他一边说,一边在文档里细化,“不能只看击杀数,得综合存活率、团队贡献率、关键局表现——比如在队伍濒临淘汰时力挽狂澜的次数,或者在决胜圈里的决策价值。数据要加权计算,击杀占40%,存活率20%,团队贡献率30%,关键局表现10%,这样才能选出真正能扛得起‘最有价值’四个字的选手。”
他想起去年春季赛,有个选手击杀数不是最高,却总能在队伍陷入僵局时站出来,或精准报点,或果断冲阵,最终带领队伍拿到常规赛第二。当时不少观众为他鸣不平,觉得“数据配不上作用”,如今这个加权公式,或许能弥补这样的遗憾。
“然后是位置专项奖。”神虎湖主席的思路愈发清晰,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得更快,“狙击手得有‘常规赛雷神’,看的是狙击枪命中率,尤其是千米外的爆头率,还有在决赛圈里用单发狙精准压制的次数——那些一枪定乾坤的瞬间,必须被记住。”
他特意在“雷神”后面加了个括号,备注“最佳狙击手”,怕后续执行时出现歧义。接着往下写:“信息位要有‘常规赛鹰眼’,这个奖不看击杀,看的是有效报点次数、提前预警敌方动向的准确率,还有对毒圈走势的预判成功率。有些选手可能全场没杀几个人,但他报的每一个点都能帮队伍避开陷阱,这种价值不该被忽略。”
辅助位的奖项,他斟酌了许久,最终敲下“常规赛战地天使”:“看救起队友的次数、关键时刻的烟雾弹掩护成功率、为队友分摊伤害的次数。那些在背后架枪、在队友倒地时第一时间冲过去拉人的选手,他们的付出值得一个专属的荣誉。”
写到这里,他忽然笑了笑,想起某次观赛时,一个辅助选手为了掩护队友转移,硬生生用身体挡了两枪,自己被淘汰时,却在语音里喊“快冲,别管我”。那种牺牲精神,确实配得上“战地天使”这四个字。
“载具操控也得有奖项。”他继续补充,“‘常规赛战地车王’,看的是载具转移的效率——比如从搜完物资到抵达预定点位的平均时间,还有在高速行驶中躲避攻击、精准停在掩体后的次数,甚至包括用载具撞翻敌方车辆的成功率。好的司机能让队伍少走一半弯路,这太重要了。”
他还特意加了条备注:“需排除因队友指挥失误导致的绕路情况,只计算驾驶员自主决策的转移效率。”免得让指挥的失误影响对司机的评判。
接下来是更细化的单项奖:“常规赛助攻王”要统计全赛季有效助攻次数,且助攻对象必须是最终拿下击杀的队友,避免“蹭助攻”的水分;“常规赛四连枪王”则要看单次比赛中达成四杀的次数,至少三次以上才有资格入选,还要排除人机击杀,确保含金量。
“团队层面得有‘常规赛最佳阵容’。”神虎湖主席敲下这行字时,特意空出了五行位置,“从所有选手中选出最顶尖的五人,包括指挥、突破、狙击、信息、辅助,组成年度最佳阵容。这个阵容不是简单按数据堆砌,得看他们在各自位置上的不可替代性,甚至可以跨队伍组合——毕竟是‘最佳’,就得打破战队壁垒。”
他想象着公布最佳阵容时的场景:五个来自不同战队的选手站在台上,穿着各自的队服,却因为这个奖项临时组成“梦幻战队”,那种既竞争又协作的画面,或许会成为赛季的名场面。
“还有两个成长类奖项。”他的指尖慢了些,带着几分温和,“‘常规赛最佳新秀’,给首次参加peL且年龄未满20岁的选手,看他整个赛季的进步曲线和关键战表现。像深圳xCy龙凤战队那些年轻人,要是能打出亮眼表现,这个奖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