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屿眠 作品

71. 京城之乱10

前线。

 

城墙外的硝烟将整片明亮的天空染成一团灰黑,战火连烧了几日都让人感觉不到是在冬日。

 

宏伟壮观的城墙也没昔日荣光,墙灰斑驳,还穿插着各式各样的刀剑。

 

城墙上的士兵们尽管再疲惫,也手持弯弓,一只手紧拉箭弦,双眼聚精会神地盯向前方,生怕错过一丝异样,就让防守给一朝击溃。

 

城墙的后方则是一阵阵的惨痛的哭嚎声,那是多名太医在给受伤的士兵们在治疗。

 

那些太医也已经许久未合过眼了。

 

太医照看的旁边则是当今圣上李逸,与左相、右相三人正一边视察着伤员,一边讨论着军情。

 

而此时张清时也正护送着前夜刚给长公主李姝看完病的太医到前线上来。

 

正巧碰见李逸他们三人。

 

还不待张清时行礼叩见,李逸率先高兴地走了过来,对他称赞起来:

 

“清时,这次多亏有你啊!”

 

“你那份书信一寄啊,这还未到晌午,敦王就已经带兵先退了。恐怕是得知我们援兵在赶来的路上,而他们的援兵还迟迟未出动呢!哈哈哈!”

 

“是啊,估计那群鳖孙现在还可能是在大本营中写着信辱骂乌合怎么还不出兵呢?哈哈哈。”左相也附和道,这一战击退了敦王,他别提有多畅快了。

 

右相也比先前的担忧明朗了许多:“是也,是也。那敦王可能还不知道,乌合他们根本不会出兵,而我们的援军在今晚就能将他给一网打尽!”

 

张清时也流露出欣喜,叛乱将竭,国兴在即,岂不能乐哉?

 

但他之所以来,除了要将太医护送过来,还要坦白一件事实。

 

他对着李逸躬身作揖道:“陛下,臣有一项监察失责之罪,还请陛下治罪。”

 

闻言,众人皆纳了闷。

 

李逸不解地问道:“清时,你现在可是整个国家的大功臣,能有什么罪?”

 

“陛下。”张清时歉疚道,“昨夜乌合人在后宫作乱,其实不止伤了邱云来,还…还伤了长公主殿下。”

 

“姝儿?”一听到自家皇妹出事,李逸情绪有些许激动,连忙问,“姝儿出了什么事?”

 

“她中了乌合人所下的迷药与媚药。”张清时如实述说,“好在有太医诊治,恢复了过来,现下身体虚弱,还在屋内调理中。”

 

“真是可恨!”

 

李逸气愤地用手往木梁上砸了一拳,自家皇妹乃是千娇百宠之下长大,可曾受过这种委屈?

 

这些乌合人为了帮敦王,真是丧尽了良心!

 

“陛下,这是臣的失职之处,臣不好推脱。还望陛下治臣之罪!”

 

李姝乃长公主,差点受辱,张清时承接李逸的委托,却没有尽到责任。

 

他确实觉得有失圣上所托。

 

“清时,这不是你的错。”

 

李逸横眉看向还在躬身的张清时,气瞬消了一半。毕竟后宫柔弱之辈众多,而留有的侍卫也仅仅才二三十余人。

 

岂能把罪责全推于他一人身上?

 

而且张清时不仅兼顾后宫,还要兼顾前朝军事,付出诸多,他也不可能当着众人的面去责怪他。

 

遂扶起张清时道,“谁能料想到这乌合人敢在朕眼皮底下行这种苟且之事,清时,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不要自责。”

 

“对,张大人,这分明都是乌合人的错!”左相也愤愤不平道,“陛下,依臣看,等此战结束,像乌合这种偷奸耍滑,唯利是图,又爱惹事生非之国,就让臣领兵,一举歼灭了他们才好!”

 

“莫激动,莫激动。”右相劝解道,“战争才刚平息,应当养精蓄锐,安抚百姓为先。好在眼下时局逐渐平稳,要不陛下与张大人先一同回去看看长公主殿下?”

 

李逸想了想,也是,剩下一战并不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回去看看姝儿就回应该耽搁不了什么。

 

便对张清时道:“清时,你要是实在想让朕罚你,你就同朕一起去看看姝儿吧。”

 

李逸也知道皇妹一直心悦于张清时,但张清时一直躲着她就算了,听说他还在青州带回来一个女娘。

 

大早上送信过来时就有问过他有什么想要被赏赐的,他就说他不求功名,只要一份与那女娘赐婚的圣旨。

 

李逸自然是同意了,其实他听到张清时不愿娶自家皇妹时,还有所松快。

 

一是真在一起,张清时若对自家皇妹没有半点情爱,那受委屈的就只会是自家皇妹。

 

二是因为权臣的势力愈来愈大,他害怕他和张清时也会从互相敬重走到互相猜忌的这一步。

 

以前年少的李逸不会想这么多,可自从坐上皇帝这个位置后,无论是与邻国打交道,还是面对一干亲王和权臣时,那猜忌和怀疑的心思就会悄然滋生。

 

虽然在表面上不显,但只有李逸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是怎么逐渐走上那一堆先帝的老路的。

 

不过——允诺了张清时这个求娶的请求后,但他还是要安抚自家皇妹一下,只是怕她伤心太快,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