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元佑帝登基
昭隆十八年冬日,皇帝裴承泽身体又开始不好了。
思宁再次搬去九阙宫住着,顺便照顾皇帝。
女儿裴若晗,即赵国公主十岁了,思宁便找个空的宫殿,让她单独居住,并让她自己管着。
小家伙还在娘胎的时候,就受到启智丹的作用,拔高了智商。
所以人虽小,却也在思宁安排的芸香的帮衬下,管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能够帮着她一起管理后宫宫务。
太子妃因此,还很不高兴。
因为她觉得,这后宫,她帮忙管着更名正言顺。
思宁从眼线那得知后,不禁对皇帝挑选的这个皇后挑眉。
平时装的倒是挺好的,现在倒是暴露出她的浅薄。
生病中的皇帝,特别是老皇帝,虽然理智告诉他,这个国家迟早要交到太子手上的,可若谁侵入了他心中早就划好的,隐形的安全线,说不定还会掀起别的风波。
而后宫宫权,事关皇帝身边安全,皇帝放心她这个皇后管着,放心疼爱的女儿管着,却不会放心太子妃一介外人管着。
是的,太子妃即使成了太子妃,可思宁明白,在皇帝心里,太子妃还未通过考验,他不认可她是自己人。
若对方已经生下了嫡长子,那可能陛下还会认可她两分。
皇帝的想法,谁能改变?
只能顺着他的想法,不能刺激病弱年老敏感的皇帝。
至于太子妃的不满,思宁眯眼,她最好别对女儿若涵起不好的心思,不然,她会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想想,思宁表情忽的就放松了下来。
因为她想起,儿子裴昭对东宫的掌控力度。
如思宁想的那般,太子裴昭知晓了太子妃的抱怨后,前往丽正殿敲打对方。
太子有些失望于对方政治嗅觉的浅薄,但也没有因此就放弃了对方,反而暗示了一番对方母后为何只让妹妹帮忙管理,而没有让她插手的原由。
太子妃不蠢,听懂了,表情却煞白。
太子妃忙向太子告罪,并请求太子别告诉母后,并表示她会改的,生怕母后因此对她有了意见。
太子见她惶恐不安的样子,不好告诉她,母后现在肯定知道了。
罢了,就让她以为母后不知道吧?
以母后的性子,只要太子妃没真的对妹妹起坏心,母后才懒得理她。
母后曾教过他,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母后向来也是秉持着这个理念行事的。
整个十八年,皇帝裴承泽病情时好时坏,所有人都有预感,陛下时日是真的不多了。
宫中的气氛像是绷紧的弦,沉滞而凝重,连呼吸都仿佛压着千斤重担。
可思宁却似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行事一如以往从容温煦,言笑晏晏、举止自然,仿佛不曾察觉那无处不在的低压。
她或是捧一本闲书坐在陛下榻边轻声读诵,或是在窗下插一簇新折的该时节的花儿,甚至偶尔说几句无伤大雅的趣闻。
她那不被阴霾侵染的平和与真切,悄无声息地漫进皇帝压抑的心底,竟让他最后的日子,过出了几分久违的轻松。
偶尔,叫上太子、三皇子裴晟、四皇子裴昶、赵国公主晗儿一起用个膳,陪伴下皇帝。
虽然是故意没叫佳敏公主和太子妃一起,可谁让此前叫过她们前来一次,却表现得恭恭敬敬的,一点都不自在,徒惹皇帝没兴致呢!
皇帝自然也是知晓,宁儿不是排斥不是她生的大女儿,是为他心情考虑,才没再次叫她来。
这般行事,免不了被人嘀咕。 可宁儿为了他,却甘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