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 作品

第8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8

不到八点钟,梁松睿就回来了。他提前打了电话,所以石慧宁和长安也早早收拾好了东西,他一到,几人就能直接去医院了。

从梁家到医院的路并不远,可周一的早高峰还是时不时的堵车,快九点了才赶到医院。

石慧宁拉着长安的手,“不急不急,咱们约好的是九点半,别磕着碰着了。”

结果等到了会诊室时,付教授已经在等着他们了,梁松睿说了好些不好意思的话。

付教授是个头发花白的和蔼老太太,一眼望过去就像是邻家奶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缓解了病人的心理压力。

付教授:“昨天接到你的电话,说孩子情况好多了,我高兴得不得了。也是我心急了,等着看长安的变化。”

石慧宁就说长安,“快让付教授听听。”

长安:“早上好。”

“付教授。”

付教授一脸的惊喜,“好好好,长安也早上好。”

“看来还是要先克服心理的障碍,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别人嘲笑,咱们慢慢来。”

长安点点头。

石慧宁又在一旁叨叨,长安过去几天是如何辛苦练习的,然后又超绝不经意的说了自己的辛苦照顾,一旁的实习医生们也捧场,哇个不停。

发财烦死了:“挖挖挖,是来刨地的?”

梁松睿也觉得老生常谈,“好了,别耽误时间了。”

付教授:“走,咱们再去做个检查。”

相比上一次诊治,这才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就已经能开口说连贯的词语了,付教授觉得除了心理因素,没准还有别的原因。

她心中既怀着一丝谨慎的乐观,又不敢轻易下结论,毕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康复是当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这种遗传性的。

她需要客观的检查数据来验证这令人惊喜的变化,排除是否是偶然性或患者的主观错觉。

在纯音听阀测试和声导抗测试后,长安又去做了言语测听。由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表现为言语识别率显著下降,即听得见声音,但听不清说什么。

所以如果患者的言语识别率相比上次有显著提升,那就能有力地佐证其听力功能的真实改善,而不仅仅是只能发出声音。

各项检查结果陆续汇总到付教授手中,看的老教授是一喜又一喜的。

纯音听阈测试显示,长安的平均听阈水平较上次有了明显改善,虽然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但几个关键频率的听力阈值显著下降。

声导抗测试结果再次排除了中耳病变的可能,将焦点牢牢锁定在内耳及神经通路。

最令人振奋的是言语测听的结果。

上一次在嘈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几乎为零,即使在安静的测听室内,对简单词汇的识别率也仅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是典型的听得见却听不清的困境表现。

而这一次在相同条件下,长安的言语识别率跃升到了百分之六十!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意味着大脑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的能力正在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