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春闱在即
皇帝直视着她的眼睛:“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声音低沉而危险。“哎呀,小人学识浅薄,算不到那么准。”苏瑾轻描淡写地避开了问题,她端起茶杯,轻轻吹散漂浮的茶叶。
“是吗?”皇帝冷笑一声,也不戳破,“那就称我为朱大公子吧。”
“朱大公子。”苏瑾顺势应下,茶香在唇齿间弥漫。
一旁的赵王见气氛缓和,刚要松口气,就听皇帝道:“给他算一算。”
赵王心头一紧,手中的茶杯差点脱手。
苏瑾转头看向赵王。与皇帝的坦然不同,赵王显得局促不安,目光闪烁,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二公子气宇轩昂,前途不可限量。”苏瑾沉吟片刻,观察着赵王的反应,“只是有一言相劝:心胸宽广之人,不仅能放过他人,也要学会放过自己。”
赵王一脸茫然,不明白这话中深意。他下意识地看向皇帝,似乎在寻求某种解释。
皇帝皱眉道:“我弟弟性子温和,向来宽厚,道长此言差矣。”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维护,但眼神却若有所思。
苏瑾微微一笑:“两位兄弟情深意重,但愿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为对方着想一二,莫要辜负了这份手足之情。”她的目光在兄弟二人之间游移,仿佛看到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未来。
“不劳你费心,”皇帝哼了一声,“我就这么一个亲弟,自然会待他好。”
赵王感动地看向皇帝,眼中闪烁着泪光。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瑾的目光在兄弟二人之间游移,笑而不语。一旁的乔临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心中明白她必定看出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算完了,两文钱。”苏瑾伸出手,掌心向上。
皇帝掏出铜钱放在她手心,这才问道:“你师承何人?”铜钱的碰撞声在安静的包房内格外清脆。
“贫道苏三松,拜三玄山山神为师。”她将铜钱收入袖中,动作利落。
“山神?”皇帝顿时来了兴趣,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你当真见过山神?”
“自然见过。”苏瑾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此言当真?”皇帝将信将疑,眼中闪着期待与怀疑交织的光芒。
作为皇帝,他对神鬼之说一直抱着矛盾的态度。为了巩固统治,他必须表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但内心深处,他始终摇摆不定。这种矛盾在他的表情中一览无遗。
“那你的功法是山神所授?”皇帝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不是,都是大师兄的功劳。”苏瑾的回答让皇帝瞬间失去了兴趣。
“三玄山?”皇帝突然转变话题,“孟忠是你什么人?”
“五师兄。”苏瑾答得干脆。
皇帝沉默不语,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苏瑾也不问他为何知道孟忠。她心里清楚他的身份,他也明白她已经看穿,两人心照不宣。包房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微妙起来。
只是赵王还蒙在鼓里。“你竟是孟忠的师妹?”赵王惊讶地问,打破了这份沉默,“你们谁的本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