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眼前的东鲲城,全然没有这个时代大明城市的陈旧模样,反而像极了后世繁华都市。 城内建筑大多由水泥钢筋筑成,规划得整齐有序,一条条平坦的水泥马路向四面八方延伸。
马路上,马车来来往往,行色匆匆,尽显忙碌之态,处处洋溢着繁荣的气息。
仅仅数年时间,东鲲城就已如此繁华,着实令人惊叹。
“恩师!” 东鲲负责人徐增寿早早收到李祺要来的消息,特意赶回东鲲城迎接。
一见到李祺,他眼眶瞬间泛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的徐增寿,已是东鲲城城主,朝廷在此设置东鲲府,归福建省管辖,但并未派遣官员。
因为东鲲城由大明水师投资建造,乃是大明水师的基地,虽现属官府,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仍为水师产业。
而徐增寿当年奉命前来东鲲,辅佐李景隆与冯诚发展东鲲的诸多产业。
当年,徐增寿奉命前来东鲲,辅佐李景隆与冯诚发展产业。
李祺曾给他两个选择:一是从军加入水师,像李景隆、冯诚那样率领船队出海,成为水师新贵;二是从商,配合水师发展海外产业,完善大明贸易航线。
徐增寿受不了海上的艰苦,整日漂泊,被晒得黝黑不说,还随时面临危险,便选择了第二条路。
李祺尊重他的决定,让他来到东鲲,成为这里的城主。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东鲲糖业早就名扬天下,每年产出的蔗糖畅销大明海内外,声名远扬。
“这东鲲经营得很不错,你小子没让我们失望。” 李祺站在东鲲城头,手持千里镜,俯瞰着东鲲城的四周,由衷地赞叹道。
徐增寿脸上露出了骄傲之色,毕竟能够得到恩师的夸奖,对他来说可是真不多见。
李祺看着他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
人各有志,徐增寿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且干出了一番成绩,自然没什么可指责的。
至少,他把东鲲城打造得宛如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瞧,水泥马路两旁,村楼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
孩童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唠着家常,鸡狗成群结队,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安逸,充满生活气息。
远处,是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有的田里种着水稻,更多的则是成片成片的甘蔗,这可是东鲲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撑起了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
李祺了解到,东鲲城的经营模式已悄然改变。
过去,东鲲城负责建城、组织开荒、种植甘蔗,大家靠领月饷过日子;如今,逐渐向正常化经营转变。
除了东鲲城周围大片土地仍属琉球城糖业,东鲲糖业雇佣人员种植外,更远的地方,土地已归私人所有。
这些土地大多属于早期被东鲲糖业招募而来的人,他们来了就不想离开,在此拥有大量土地,还把一家老小都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