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在古时,隐匿人口之举颇为寻常,原因无他,官府一旦登记在册,便意味着须承担相应的徭役之责。若未被官府记录,便可免于徭役之苦。  故此,人们总是尽可能地避开官府的统计录入。 

 以至于后世学者在推算某一朝代人口时,常在官府所载数字基础上翻倍估算,方能得出较为准确的人口总数。 

 在隐瞒人口的问题上,北方地区尤为严重。 

 诸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后世均为人口众多的省份,但在当时,官府统计的数字却远不及南方。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环境艰苦,每年需服徭役的时间较长,再加之地狭人稠,众多无法为生的百姓不得不投身于豪门为奴。 

 这一隐形人口的数量极为庞大,李祺甚至怀疑,或许要在官府统计数据上增加数倍,方能得到合理的估算。 

 而南方则大相径庭,那里自然条件优越,久离战火,徭役相对较轻。再加上地广人稀,隐瞒人口的现象自然较为少见。 

 殿内烛火明灭,将官员们的影子投在青砖地上,仿佛暗潮涌动。 

 李祺知道,这并非单纯的数字游戏。北方连年战乱,百姓为避徭役,或投身豪族为奴,或隐匿山林。那些蜷缩在地主庄园里的佃户,那些在深山矿洞中讨生活的流民,都成了朝廷簿册上消失的“幽灵人口”。 

 “北方徭役繁重,百姓求生不易。”李祺声音低沉,“就像黄河泛滥时,人们总往高处躲。” 

 他想起曾见过的流民,瘦骨嶙峋的孩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母亲将最后一口粗粮塞进孩子嘴里——这样的家庭,怎会主动将自己暴露在赋税徭役之下? 

 杨靖张了张嘴,又闭上。他何尝不知人口隐匿之弊?但清查人口犹如搅动泥潭,牵一发而动全身,豪族世家的利益、地方官吏的贪墨,哪一处不是雷区? 

 “殿下,百姓隐瞒人口是常有的事情,不分南北,都有人口的隐瞒。” 

 还是吏部尚书翟善开了口,微微摇头说道。 

 李祺闻言顿时就笑了起来。 

 “北方地区徭役沉重,人口隐匿现象远甚于南方。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谓,然其人口已达七百万之众,河南之地岂能仅有不足四百万? 

 “况河南之地幅员辽阔,面积犹胜福建,人口却相差近三百万,此事实难令人置信。” 

 李祺素好以数据佐证,对此尤为关注。 

 河南与福建相较,土地肥沃,耕地广袤,然人口却较福建少三百万,此言一出,令人难以置信。 

 闻听李祺所言,太子标、徐辉祖等人亦点头称是,地图所示,一目了然。 

 福建多山岭,河南则广袤平原,面积之广,人口何止区区之数? 

 翟善等人一时语塞,无法应对。 

 此前未曾细致比较,如今一经对比,方知北方省份隐瞒人口之巨。 

 “有趣,竟有此等隐患!” 

 太子标突然沉声喝问。 

 倘若非李祺今日提出移民之策,太子标恐至今仍被蒙在鼓里,不知有人胆敢隐瞒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