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鞑子寇边,兵犯甘肃、陕西……”  这是报社众人定下的头版头条。 

 最显眼,最上面的自然是国家大事,这是大明早报这边专门有人去对接朝廷这边的,那么眼下第一大事,自然就是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国战了。 

 不过因为是国政方针,所以上面都是用古文来写的,非常的简要严肃。 

 李祺见状皱了皱眉头。 

 “这样不行,我们这报纸是给老百姓看的,不是给达官显贵和官员缙绅看的!” 

 “定下第一个规矩,以后所有国家大事的稿子,上面可以用正式的官方格式来刊登,但是在下面必须用白话文来详细的解释一下,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得懂。” 

 老百姓懂什么叫“鞑子寇边”吗 

 你他娘地直接写蒙古鞑子杀过来了不好吗? 

 非要写得文绉绉的干什么? 

 老百姓要是识字,那他们就不会被士绅缙绅给愚弄了! 

 这样做只会本末倒置,报纸也起不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报社众人听后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 

 还好李祺赶回来亲自把关了,否则他们就这样发行出去,大明日报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事关国朝的大政方针,自然是不能轻易去乱改,也不能轻易去胡乱评论,只需要将这个事情详细的报道出来就是。 

 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加强民族凝聚力,这同样是报纸的意义所在! 

 “公子教训的是,我们这就让人去改。’ 

 两个主编互相对视一下,连忙点点头说道。 

 李祺点了点头,看向下一个版块。 

 “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宁正追袭叛虏朵儿只巴,获其羊马辎重而还……” 

 这个版块,都是大明将士的功勋战报,以及一些英烈战死沙场的可歌可泣之事迹。 

 选的确实不错,李祺不禁点了点头。 

 “这个版块选的极好,但问题也是一样,以后只要是用官文来刊登的,下面都必须要用俗话俚语来解释,另外除了朝廷大事之外,其它的所有新闻消息一律使用俗话俚语来刊登。” 

 这个安排和排版没有问题,国家大事放在前面,民族凝聚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问题还是一样,太过官方化和书面化。 

 “公子放心,我们明白了。” 

 众人连忙点头。 

 尽管他们不是很明白,但谁叫李祺是东家呢。 

 东家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一个月五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其它的福利待遇等等,这可比他们平日里教书卖字强多了。 

 “贫寒学子逆袭成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接下来这个版块,李祺就有些不太满意了,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 

 都不用仔细看,就知道这篇稿子写的什么东西。  无非就是一个书生从小家境贫寒,靠着母亲抚养长大,刻苦读书,一朝金榜题名甚至状元及第,光宗耀祖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激励士子书生奋发进取的举措,朝廷早就在做了,所以这样的事情都烂大街了,压根就没有任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