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朱重八同志,很多事情,做得并不地道,或者说是他的“小农思想”、“家天下”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  就比如那路引制度,按照大明律令,百姓凡是离开所属地百里就需要路引了,不然的话,士兵以逃兵论处,百姓以偷渡论处。 

 偷渡最轻那也是杖八十,打完即便侥幸不死那也肯定残了废了。 

 而且申请“路引”也是个麻烦事情,得先向本乡里甲申请,再呈报州县审核,核准之后发给“路引”。 

 “路引”上面要注明姓名,年龄,住址,事项原因,起止地点还有返回期限。 

 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朝廷有意限制。 

 所谓“路引”,就是出行凭证,其本质就是朝廷为了限制人口流动,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 

 原因只有一个,人跑了,地荒了,那朝廷上哪儿收税去? 

 这里面,读书人不需要,他们可以游学四方增长见识,和尚凭借度牒也可以四处游走,唯有农和工被禁锢得死死的。 

 这就是老朱,一个思想复杂且又血肉鲜活的洪武大帝。 

 李祺点了点头,看向太子标。 

 “我相信冯诚和景隆。” 

 “当然,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他们身上。” 

 “两年之后,我会前往倭国,等他们半年,若是未曾回来,届时我会亲自出海前往美洲!” 

 “文和,不必……”太子标准备劝阻,可李祺却摆了摆手。 

 “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那两个家伙死无葬身之地吧?” 

 听到这话,太子标沉默了。 

 “好,明日孤随你一同前去天津!” 

 天津,正是昔日的水泥高速路试点。 

 先前李文和研制出了水泥这项基建神器,给大明基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