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小清新 作品

第435章 超自信,握拳.JPG。(第2页)

随着脚的踩踏,带动摇手转动,摇手又带动辊轴转动。

棉花从进料口落入辊轴中间,通过两辊轴之间的间隙,把棉籽从棉花绒中挤出来。

棉籽留在辊轴上方,棉绒掉到辊轴下方。

虽然还是要人工操作,好歹比手剥快了很多。

只是,摘棉花却没有办法用机械。

棉花炸花的时间不同,采摘的时间自然也是不同的。

除非不执着于最高产量,等着所有棉花都炸花了再用收割机一波收。

这样收集的棉花,不免就会有一些枯叶残枝的存在。

最不浪费的办法,就是炸一部分,摘一部分。

摘下来,就马上晾晒,免得碰上下雨,就完球了。

等晒干后,再一起脱籽,弹棉花,纺棉线。

与此同时,其他作物也都进入了成熟期。

就显得人手,很是不够用。

“按照现在苜蓿的花期,那个时候,也正是下一轮苜蓿收割的时候。”

子婴:……

几万亩的苜蓿。

收获的同时,做成青贮饲料。

子婴:……

要不,这一批苜蓿就不收那么多了?

直接留种,等明年分发到各郡,再次扩大种植面积。

反正,就算不养马,苜蓿用来喂猪,喂牛羊鸡鸭都是可以的。

嗯,嫩苜蓿还能当凉拌菜,人也是可以吃的。

还有红薯。

经过几次的扦插,上林苑加上云阳两处。

种植面积大概也接近百亩。

系统的出产的秧苗,产量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就算因为肥料的原因,达不到后世的最高产。

普普通通的产量,用大秦的斤算,也能轻松上万。

到时,一口气收获上百万斤,上万石的红薯。

除了留种的部分,其他全部用来制成红薯粉,那也是个大工程。

“还得多多的建几个地窖才行。”

“先存起来,再慢慢做。”

新鲜红薯对存储的要求也挺高。

需要对窑窖控温,控湿,还要通风。

控制得当,保存四到六个月不成问题。

因此,用做留种还可以。

却不能当做长期的储存手段。

想要长期保存,还方便运输。

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成红薯粉。

晒干,做好防潮的红薯粉,最短也能保存一年。

而且,运输和食用都很方便,是当做军粮的不二选择。

“等明年再扩张一次种植面积。”

“加上土豆,玉米的产量。”

“大秦黔首,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超自信,握拳.jpg。

子婴边念叨,边给自己打气。

刚进门的嬴政:……

这么大个上林苑都不够?

准备扩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