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郭皇后 16

以往赵祯只是把这些人的讽柬当做对自己的监督,如今得了郭氏一通胡搅蛮缠,终于有些回过味儿来。

 他们把钱花了就是什么事儿都没有,自己把钱花了就是昏君。

 自己这个官家尚且为了大义缩衣节食,宫里的娘子们穿戴都是不能抛费的,他们这些朝堂上的人之乎者也引经据典痛批自己的奢靡。

 自己私底下却是大肆享受不曾有过半点心虚。

 如此,还像话吗?

 朱稚笑得意味深长。

 对于在宫里只能过得抠抠搜搜还要听这个弹劾那个弹劾日子,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太烦人了。

 谁想弹劾的,首先你至少要自己以身作则,把自己的黑手洗洗白吧?

 不然有什么资格说话?

 朱稚躺在宫里,宫外的小蜘蛛队伍却是没闲着。

 罗列了不少朝臣贪污的证据,编成顺口溜在民间流传。

 顺口溜不仅骂了贪污的众臣,还讥讽了宫里的官家自己穿补丁朝服就是省钱给朝臣花。

 是为大善人。

 仁厚到家了。

 官家听了高不高兴不知道,反正朝堂上的众人听了只觉得十分愤怒。

 胡编乱造,是为刁民也!

 有人想要捂嘴。

 也是怕官家听了这话,再回过味儿来,找自己的麻烦。

 民心如此,又岂能堵住悠悠众口?

 也有读书人年少轻狂,为了名声,少不得写了诗。

 甚至有人促狭的写了戏折子,在各大娱乐场所连番上演。

 一时间,高台上的官家掉落神坛。

 从仁君,变成了无用的庸君。

 体恤百姓,不是动动嘴皮子,任由贪官污吏横行,算哪门子的仁?

 待宫人待朝臣宽厚,与宫外的百姓有什么关系?就是仁君了?

 爱民如子,方是仁君。

 只爱臣子如子,那是不算的。

 赵祯一向十分在意自己的名声,却不知在自己看不见的宫外,自己的名声就快要臭大街了。

 朱稚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什么花钱自由,而是指望他趁着生命最后的几年,赶紧扑腾扑腾。

 不是一向看重名声吗?

 若是还有羞耻心,那就赶紧把这朝中清理清理,死了也好给留下些政治遗产,好方便自己接手呢。

 显然,赵祯的羞耻心是有,不过对于外头的把控就没什么力道了。

 这皇帝当的,发个圣旨都要经过那么多人的同意,一时间被人蒙起来眼睛不知道外头的事,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等着吧。

 赵祯如今有些着魔了,上次宠幸美人不成,心里生了魔障。

 一时急于求成,吃上了大补汤。

 鼻血都补出来了,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好在苗娘子不嫌弃,还十分的善解人意,并没有叫人难堪。

 赵祯感动之余,也终于有了个人样,“禾儿,是我冷落你太多了,你可会怪我?”

 苗娘子:“六哥,我怎么会怪你呢?你能来,我已经很满足了。”

 不嫌弃,不怨怪。

 这就是温柔体贴的苗氏。

 即使受了冷落,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自己死心塌地。

 男人感动不已,一时间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她的冷待。

 实在不该。

 苗娘子重新加入宠妃行列,心里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兴。

 战战兢兢的应付,生怕惹毛了对方。

 说话都是斟酌再三,就怕伤了对方的自尊心。

 如此种种,实在是叫人有些心力交瘁。

 没多久,人就病了。

 不过还没等心痛,就有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