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第2页)
“送不言去往曲州,就是最大的照看。”
“可是姑奶奶上吊差点寻了短见!”
什么?
赵长安一听这话,满面凝重,“上吊,来真的,亦或是胡闹?”只因这种戏码, 并非一次两次。
段不言熟能生巧,并非偶然。
赵三行把从长河口中问来的全部,一股脑儿倒出来,“她在曲州过的何种日子,你们猜测不到?”
“凤三这厮,竟敢……竟敢……如此!”
赵长安听得怒火中烧,“老郡王与不问在世,可不曾亏待过他,屡屡帮衬着解困,就为了不言能有个善终,这等的事儿,腊月里他与我谋面,还说得轻描淡写!”
一看大哥也恼怒了,赵三行心里才好受些。
“挽风园里,姑奶奶过着非人的日子,那妾侍胆大包天,如此磋磨姑奶奶,凤三睁只眼闭只眼,早打算过完年,就送姑奶奶回凤家祖屋。”
“护国公府?”
赵长安侧首,“老郡王千叮咛万嘱咐,不准把不言往京城里送!”
凤三出尔反尔,实在是小人!
“大哥!祖屋,而非京城护国公府,是他们凤家在山里头犄角旮旯的院落!”
说到这里,赵三行索性敞开来, 把对凤且的不满,一股脑儿全说出来,“他倒是重情重义, 舍不得原来的管家与小妾,在姑奶奶逼迫下,全宅院的丫鬟婆子护卫侍从的见证下,勉强用京城两处铺子宅子,换了那二人的性命。”
可惜,这情义,并非给段不言的。
“竟还有这般曲折?”
赵三行抬头,看着大哥不显山露水的面容,也知他对段不言还是从前的记忆。
“姑奶奶不稀罕,但耐不住本事大,我怕姑奶奶性情太过直爽,反而吃了亏,一路上又听得密信,说六伯是去了,却是跟着睿王的,这算哪门子事儿?”
另投主君,必是万事以睿王为主。
姑奶奶的事儿,总不可能越到前头,何况……,赵三行嘀咕道,“姑奶奶是厌烦刘家人的,我怕她老人家一个耐不住,提刀就砍了刘戈!”
“放肆!”
赵长安一听赵三行没轻没重,直呼睿王名讳,还说了这么恶劣的预想,气得又是两巴掌!
“混账,再是个草包,也是读了四书五经的,尊卑有序,儒家道理,你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哎哟!”
赵三行哪里耐得住赵长安的断掌打人,一巴掌跟要命一样,他起身就躲,口中连呼,“你也就是来欺负我,若真是心中记挂姑奶奶,就不该留着她孤身一人在曲州。”
混账!
“你当我们不想?”
“你们就是背信弃义,姑奶奶身边无一人能用,故人之中,就是个残废的长河勉强给她掌厨做饭,才免了天天被人往饭菜里吐唾沫的苦!”
“赵三行!”
赵长安起身,一把抓住满屋子乱窜的赵三行,直接捆绑压在硬邦邦的床榻之上,胳膊被扭到身后,疼得赵三行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