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在村里“藏拙”(第2页)

 “曼妮说的对,咱家可不能再招摇了,说不准哪个眼红嫉妒咱家的鳖孙一投诉,少不得被他们搜刮一顿。”

 对此,周母心有余悸,她可见过太多因为一丁点小事被污蔑的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哪有什么道理能讲?

 林曼妮说的在理,纪清博也没多说什么,周母见儿媳妇这么通情达理,她也心满意足的笑了。

 碰见个爱显摆的人,早戴着这些东西出去串门了,哪还管后面的麻烦事,在村里生活最重要得学会“藏拙”!

 虽然周卫红一脸艳羡她嫂子有这些好物件,但她也明白分寸,姑嫂间小姑子别太贪,不是自己的别惦记。

 南山大队的麦收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大半个月,终于临近尾声。

 麦子也全晾晒好收入仓,只剩下抽空去交公粮,再把玉米、高粱这些秋收作物抢种下去,这一季的农忙也即将结束了。

 这期间,纪清博认识不少村里人,渐渐跟他们打成一片,去河里洗澡、捕鱼也不用再步步跟着周卫国,全是他吆喝着村里其他小伙子一同去。

 也见过周春生好几回,猜到他应该是顾振华的儿子。

 毕竟村里是聋子的只有他一个人,也听周家人说了他们和周春生的关系,听的他一整个匪夷所思。

 “大娘,妮妮,我认识他爹,亲爹!”

 纪清博在饭桌上吐出这句话时,所有人全看向他,这人才来这儿多久,怎么谁都熟呢?

 “他爹为了治他耳聋,天南海北的到处找医生,我也是在火车上碰见的,哎……小老头怪可怜,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筒子楼里。”

 “那也是他活该,当初春生刚生下来就被他丢了!不信孩子是他的,现在这样给谁看呢?”

 周母鄙夷的很,这种男人纯粹见风使舵的主,倘若春生长的不像他,这个屎盆子保不齐得扣蔡婆子一辈子。

 能逼的一个女人宁可去贴自己的大字报,也不想再跟他过下去,可见这男人也不是啥好玩意!

 “小博,以后离他远点儿,教不了你好。”

 “大娘,我妹夫不是还跟他做生意嘛,哪能一棍子打死,这人的品行还算可以,不像个恶人。”

 纪清博记得顾振华帮扶他学生母子的事,这年月能做到那份上很难得了。

 周卫国见过顾振华,是个温文尔雅的老头,说话轻声细语的,没有蔡明华那么急躁,俩人算是互补型。

 “不是俺的事,俺做不了主,不过按蔡婆子的脾气,很难再跟他走到一起。”

 周母边吃边想这件事,其实周春生认下这个爹不吃亏,有钱有地位,肯定能把他带出这个山旮旯的地方,但她不敢掺和这件事,怕又惹的孩子伤心。

 至今周春生都对周姑父的做法耿耿于怀,即使自己不是他亲生的儿子,起码也养了二十几年,哪能说不要就不要呢?

 一说只要钱,他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呐!好歹也喊了他二十几年的“爹”。

 闲谈中,周春生抱着小儿子带着大儿子过来串门,父子三人眉眼中都有彼此的影子,一看绝对亲生的。

 “哥,咱啥时候上山挖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