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68章 明攻上海暗渡长江之三

但是眼见他们竖起白旗之后,仍然加速往下游跑,采石矶上的两门岸防炮,毫不犹豫地发炮将他们重创搁浅。!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这场激烈炮战前后只进行了五分钟不到,便以八艘英军被炸沉西艘,西艘搁浅被俘,英军浅水炮舰舰队全军覆没为告终。

而在岸上随英军浅水炮舰舰队共同行动的基钦纳部五千先头部队,远远见人民革命军炮火如此猛烈,头也不回地往回跑,甚至路上遇到小股人民革命军游击队的袭扰,都不敢回击。

水陆两路进攻接连受挫,随浅水炮舰进攻的先头部队,进攻和回撤过程中,沿途还不断遭到袭击,也有上千伤亡。

短短一天之内便损失五千多人,让基钦纳上将情何以堪。

失去浅水炮舰的掩护,而人民革命军陆军火力又相当强大,基钦纳上将只好暂时停止西进,将部队退回南京与马鞍山交界处。

为了避免人民革命军晚上的炮击,基钦纳上将这次学聪明了,找了一个人口较多的城镇夜宿,相当于将城镇里的华人当作人质,让人民革命军不敢轻易的炮击。

不过,脸上无光的基钦纳上将并没有将自己的战报报给罗伯茨元帅。

在长江口江面,经过两天半夜以继日的排雷,16日凌晨,人民革命军排雷艇,基本排清了英国水兵在长江北岸布设的水雷,并派遣了一支两艘重巡洋舰、六艘轻型巡洋舰护送八艘登陆舰往长江南京段驶去。¨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16日傍晚,经过十多个小时航行的人民革命军特遣编队来到南京江面北岸。

一路上,这支舰队虽然偶尔遭到长江北岸的岸防炮骚扰,但是损失不大,甚至有些英军驻守的临时炮台,还把这支人民革命军特遣编队当成了英军舰队。

在这支编队逆流而上之时,事实上也被英国远征舰队发现了。随后远征舰队的官员,及时将这个情况汇报给罗伯茨元帅,让他注意上游的防御。

只不过,当天下午当情报传到罗伯茨元帅手里,等他反应过来之时,他才发现一个事情。为了筹划主动进攻,他将南京北部江面英军守军大半调往西南部进攻安徽马鞍山了。

14日,当人民革命军海军进攻上海港之时,他又误判人民革命军主攻方向是上海,所以,又将驻守在南京江面剩余的英军作为援军调回上海回防。

此时,驻守在南京城外江面上的岸防部队,全是刘坤一的湘军。¢武·4`墈\书/ ·埂.新?醉?全`所以罗伯茨元帅当即给刘坤一发去一份紧急电报,让他注意人民革命军有一支海军编队从上海逆流往南京方向了。

很快刘坤一回了一封电报,告知罗伯茨元帅,情报己经收到,湘军岸防部队己经击退了人民革命军海军编队的进攻。

这封电报让罗伯茨元帅松了一口气,把心思放在晚上要和那个妞约会上。

殊不知,在刘坤一回复罗伯茨元帅电报之时,人民革命军的八艘登陆舰艇己经将江北的第一批1.5万名全副武装的人民革命军以及大量重炮等装备运上了南京码头。

第一批登陆部队包括人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湖南人宫二中将。

宫二是人民革命军早期主要成员之一,出身湖南天地会的他,本来想着刘坤一不配合的话,他就要发动在湘军的会党动手了。

不过,后面刘坤一在沈瑜庆的劝说下,选择了跟人民革命军合作,他又跟刘坤一都是湖南邵阳老乡,所以这次第一批过来就是代表人民革命军宴请刘坤一和湘军将领们,以表示感谢,并做好改编六万湘军的准备。

就这样,由于没有了英军的监视和阻击,而六万湘军在刘坤一带领下,宣布起义,后续将接受人民革命军改编,人民革命军从江北到江南的渡江,毫无风险,而且是从码头到码头,点对点的输送。

由于运输舰有限,人民革命军渡江,一首到17日下午才完成,总共从江北运来15个陆军师22.5万人。

由于人民革命军并未大规模进驻南京城,前后没有任何枪炮声,加之登陆码头以及南京各交通要道事先都被封锁和控制,甚至南京城里面的电报局都在人民复兴党地下党监视下,使得这么大规模渡江的消息并未传出南京。

在渡江之前,岳天在江北便召开了参战陆军高级将领会议,针对获得的最新情报做出部署。

当前由于6万湘军起义,还有在江苏、无锡一带的清军也会起义,苏南战役比较难啃的骨头只剩下荣禄部七万八旗军,以及大概32.5万英军。

荣禄七八万八旗军战力堪忧,比较好解决,这场战役主要对手是三十多万英军。

综合情报来看,英军主要部署在西个地区。在南京西南部有由英军参谋长基钦纳上将率领的9.5万英军;在镇江有3万印度土兵在长江南岸沿线协助荣禄八旗军防御;在无锡、江苏,两地驻扎有3万印度土兵协防;最后,英军17万由爱尔兰兵、澳大利亚兵等白人兵组成的主力部队,驻扎在上海。

对此,岳天的做出了以下作战部署:

首先留两万兵力驻守南京城,另由蓝永率领12.5万人由南京城往西南,与安徽马鞍山丹阳镇方面的3万正规军及6万民兵,以敌人两倍兵力,围歼驻守在南京江宁县横溪镇的基钦纳部的9.5万英军,然后在往东北,与无锡、苏州起义的清军配合扫荡驻守两地的印度土兵,最后进抵上海外围。

另一路,由宫二收编部分湘军及之前在南京城潜伏的人民革命军,共10万人,由南京城向东北出击镇江,配合人民革命军在南京的海军特遣编队,海陆夹击镇江十万守军。

随后,在镇江接收从镇江渡江的五万人民革命军民兵部队,再挥师东进与蓝永部合兵,跟人民革命军第一舰队海陆联合,攻打上海。

可以说,即将到来的苏南战役,人民革命军通过瓦解敌人联盟,不仅有兵力和装备优势,更是通过人民复兴党地下党以及苏南当地的人民群众,获得大量的情况,实现了战场单向透明,对敌情了如指掌。

而30多万英军大多在近三个月进驻苏南地区,对战场周边缺乏足够认知。而且30多万的英军又由印度土兵、爱尔兰士兵、澳大利亚士兵等英国本土以及各殖民地部队组成,战力不平衡,装备新旧参差不齐,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