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191章 李鸿章见袁世凯

 果然,半个月之后,光绪帝也召见了梁启超。·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光绪帝对梁启超的印象也较为一般,加上慈禧太后把持着人事权,召见后的结果,光绪帝同样也是给了梁启超一个六品官,官名为“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启超一气之下离开了京城,懒得去参与这样的新政了。 

 在文职官员上争斗,可以说帝党一开始便输得一塌糊涂,先是光绪帝的头号参谋帝师翁同龢,在变法开始没几天就被打发回家;其后光绪帝的同门师兄弟张謇因为父亲突然去世丁忧回乡;最后,变法的核心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均只能担任六品官,毫无权威可言。 

 这场清廷的宫斗早晚要转移到袁世凯这边。 

 1895年小站练兵开始,袁世凯己经主持清廷练兵三年,官职也在1897年升至三品大员首隶按察使,从他手中为清廷输送了十二万新军。 

 本来慈禧太后也想依仗满蒙贵族来练兵,毕竟这天下还是满洲人,怎奈满蒙贵族不仅没有这样的人才,还连吃军中练兵之苦的人都没有,最后只好将这练兵权拱手让给了汉族官僚。 

 不过,为了制衡袁世凯,也为了掌握新编练的新军,慈禧太后也还是留了后手。提前有权力制衡的谋划,奕劻与铁良便是其中关键人物。 

 1896年,面临着东北特区的压力,清政府决定加速编练新军,并成立练兵处,由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襄办大臣。!零·点?墈¨书` -吾¢错+内¢容`所以,在编练成立的新军里,袁世凯可不是最高统帅,上面既有顶头上司奕劻,还有负责监督制衡他的铁良,奕劻、铁良均为满人。 

 但是袁世凯何许人也?善于钻营、广结权贵是他的看家本领。庆亲王奕劻是皇族,位高权重,但年老体衰,又目光短浅,毫无权谋,且为人贪婪腐败。 

 袁世凯利用其弱点,不断以重金贿赂。庆亲王奕劻每年收受袁世凯20万两“冰敬”“炭敬”。 奕劻收受大量财物后,对袁世凯在练兵处的诸多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练兵处的实际运作大权,逐渐落入袁世凯手中。在新军军官的任命上,袁世凯常常不经奕劻等人同意,便将自己的心腹冯国璋、段祺瑞等人安插到重要职位。 

 袁世凯还常花费巨资购买珍贵古玩、字画等,送给荣禄等满族权贵,以巩固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借此打击负责监督制衡他的铁良。 

 铁良虽有满族贵族身份,且试图制衡袁世凯,但其能力与手段远不及袁世凯。铁良在练兵处任职期间,虽曾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但大多因袁世凯的暗中抵制而未能实施。-顽!夲-鰰¢颤- \埂^芯/蕞?哙· 

 早在小站练兵一开始,袁世凯就定下规矩:营级以上军官必须当面给他磕头请安。他制定了严格的军规军纪,要求士兵绝对服从上级命令,各级军官以他为核心。在军饷发放上,袁世凯亲自把控,确保士兵军饷按时足额发放,让士兵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忠诚度,最后士兵只知道“吃袁大帅的粮,听袁大帅的令”。 

 后来,随着新军数量的扩大,袁世凯借着分兵和布防山海关之际,将布满自己亲信的八万新军,派驻山海关一线,让他们脱离清政府的掌控,俨然成为自己的私兵。 

 在官场浮沉那么多年的李鸿章,此时早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原本想跟他保持一定距离,怎奈那封密信中许下的重利,让他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