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清政府小站练兵
1894年11月,在甲午战场上遭遇陆战屡战屡败的情况之后,清政府觉得“恫丧师,知募兵不足恃”,痛感“筹饷练兵为急务”。/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为了维护其统治,决定开始仿效西法整顿旧军,改练新军。
随着岳天部的迅速崛起,以及金州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清政府深感有必要尽快掌握近代化军队,遂命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马厂后移驻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编练“定武军”,。
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在甲午战争期间,奉旨前往辽东前线,协助周馥转运粮械、收集溃卒等后勤事宜,至次年3月请假回籍省亲。在前线的这8个月间,通过目睹甲午战争清军兵败如山倒的惨状,以及金州军的强大战斗力,于是袁世凯萌生了用西法练兵的设想,他说:“窃查此次军兴,往往易为敌乘,迭见挫败者,虽由调度之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若不权时度势,扫除更张,参用西法,认真训练,则前车之鉴,殊足寒心。
甲午战争期间,作为李鸿章阵营一员的袁世凯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任务,还实地了解大部队作战的指挥和后勤保障情形,以及查探了金州军和岳天的情况,及时向李鸿章报告前线军情,给李鸿章留下了“知兵”的印象。′鸿¨特?晓-税`惘′ ~罪′薪_漳·结?埂¨新?快-
随着甲午战场的尘埃落定,加之清廷官僚集团对人民革命军的恐惧,清廷决定扩大练兵规模,并加速练兵计划,为此还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向西方列强借款练兵。
胡燏棻练兵,小有成绩,但他毕竟是个官僚,不大熟谙军事。1895年4月中旬,刘坤一、李鸿章、王文韶三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折保荐袁世凯,于是光绪帝下旨命己回籍的袁世凯入京觐见。袁世凯被光绪皇帝召见以后,又在5月底以一封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改革纲领,其内容为储才九条、理财九条、练兵十二条、交涉西条。其中袁世凯尤其重视练兵,他“深知抓到督练新建陆军之事,前程不可限量” ,不仅在给光绪帝的万言书中提出了12条西法练兵的主张,还草拟了编练新建陆军章程,“大旨则步军操法以师法德国为主”。 他的主张得到光绪帝及朝廷大臣的支持。1895年6月12日,奕訢、荣禄等王大臣联名奏请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同日光绪帝予以批准,袁世凯正式入主天津小站,开始用西法编练清廷首支新式陆军。!x!i?a/n-y.u′k~s¢w¢.¢c!o~m′
定武军原有10营,计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共4750人。袁世凯接任督练事宜后,重新制定《练兵要则》《营制》《饷章》和《聘请洋员合同》等,对定武军进行整顿扩编。首先从其在朝鲜时统率的庆军中挑选一些宿将,吸收一批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作为军佐,低级军官哨弁则通过考试录用委任。此外,为了避免人民复兴党地下党员混入,袁世凯还派副将吴长纯等分往淮、徐、豫等地,选募兵丁8250人,分编为步兵8000人、马队250人。又派都司魏德清等赴蒙古、河北等地,选募骑兵1300人,并购置马匹。总计14300人,改名为“新建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