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256章 臣觉得楚王殿下比较适合来当工部尚书

 李宽这个甲方虽然要求多,但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他向周寒请教了一下这个时代的海船建造方面的情况。 

 周寒告诉李宽,前隋时杨广虽然很混蛋,但在大业年间,因为杨广追求所谓的盛世气象,搞了很多的大工程来展示国力。 

 那时候包括造船、筑城、建桥、兵器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只是在造船一项上,相里氏、宇文家便在大量资源的支持下,打破万料大船不可建的限制。 

 杨广的龙船、楼船的排水量换算成公制单位,排水量一个是九百余吨,一个是一千两百余吨。 

 不过由于材料的限制,龙船还能在江河里跑起来,楼船便只是个样子货了,是一座飘在水上的三层楼而己。 

 周寒说,以他们的技术积累,是可以造出排水量超过千吨的船只的,但仅限于内河船。 

 海船能建成船台上这艘如此大的,还要得益于李宽和郑和棠提供的设计。 

 但这艘船己经是他们的建造技术和材料限制的极限了。 

 再大,他们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造了。 

 李宽研究过后世各国风帆时代的一些大型木质风帆舰船的设计。 

 那些动辄上吨位上千吨乃至两三千吨的木质风帆战列舰能建造出来,采用了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分段拼接龙骨和其他大型木制构建,来打破木材长度和强度的限制。!墈`书¢屋. !首.发\ 

 因为之前设计这条船时,李宽只是想着用来给工人练手,并没有太在意船只的吨位问题,也就没跟工匠们提这茬。 

 如今他嫌这种船太小,周寒他们又被材料限制住了,便顺便提出了分段拼接的建议。 

 周寒听罢,捏着自己的山羊胡考虑了半个多小时才开口道,“殿下,拼接龙骨再结实,也不能用在战船上。” 

 李宽不解道,“这是为何?” 

 别人能用这种方法,为什么你不能用? 

 周寒解释道,“战船作战时要靠撞击进攻的,剧烈碰撞之下,拼接龙骨的强度永远比不上整根的龙骨。” 

 李宽闻言,乐了,“谁告诉你本王的战船要靠撞击作战了?” 

 “殿下不是要求这艘船要有超强的船体强度吗?” 

 这下换成周寒疑惑不解了。 

 你提的要求还能忘了? 

 这艘船设计和制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凭借巨大的吨位和强度来碾压敌军的战船吗? 

 李宽闻言,大致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双方的沟通有问题,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没说清楚那些技术指标的目的! 

 双方根本就没在一个频道上…… 

 “本王之所以要求船只的结构强度,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并不是为了跟敌人玩碰碰船的。-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在水上打击敌人,本王有更好的武器,当然,这种武器的使用对船体强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李宽把自己的要求和目的简要的说了一遍。 

 周寒听罢,并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的答案,只是问了一下李宽想要的战船的大致吨位,便去找郑和棠帮忙计算了。 

 李宽对他的谨慎态度表示了赞赏,当天便让人给船厂送来了两车财物,犒劳周寒和一众船厂的工人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