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着被子吹空调 作品

第237章 那些让人惊叹的小人物

秦昭的问题十分的简单,家长里短这种事儿本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这些年各个村子几乎都有互相嫁娶的姻亲之家。

彼此之间还沾亲带故,所以哪怕不是在一个村子,彼此之间的事情也多有耳闻。

所以,秦昭的问题刚说出口,村民们纷纷七嘴八舌的回答了起来。

“我晓得,桃李村有一个,我女儿就是嫁到那儿去的,

她说那孩子活着的时候老聪明了,又是村长家的孙子,三岁就开始识字了,大家伙儿都说以后就是当大官儿的命呢?”

“哎这个我也晓得,桃李村村长家的儿子可也是个秀才公呢,去年又中了举人,这孩子要是活着啊,那可真是当大少爷的命。

自个儿啊还这么聪明,以后说不准就是当状元的料呢。”

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没有读过什么书,不晓得要在万千学子中杀出重围当上状元到底有多难。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状元这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呢。

可见他们对这个孩子的聪慧有着相当大的认可。

“我也晓得一个,是我娘家村子里头的。

这孩子到是没见着说是多聪明,但是据说小小年纪就有一把子好力气呢。

他爹那可是咱们实力八乡有名的力气大呢,我听我哥说,这小子五岁就能抱得起一个中等的磨盘呢。

这要是长大了那更是不得了呢,我听说这样的去参军,很快就能当上将军呢。”

“哎她嫂子你说的是不是那个王大力家的孩子呀?”

“哎对对对,就是他家,说来也是可怜,这王大力空有一把子力气,结果前些年进山打猎从山上摔了下来,双腿瘫痪,也就只能干些体力活儿了。

这王大力没出事儿之前,他们家那日子过的可是红火着呢,没成婚的时候可是这几个村子里最受姑娘家欢迎的好小伙儿呢,去码头抗包都比别人赚的多,种地更是一把好手。

这没出事儿以前啊,他媳妇儿穿的那可都是最时兴的衣裳,地里的活计王大力可都是不让她插手的,

养的白白嫩嫩的,这十里八乡谁不说她好福气。

这大力出了事儿以后啊,我去看了她一回,整个人都老了不止十岁,家里的活儿现在就全靠她一个人干了。

本来儿子继承了爹的大力气,再长几年就是个好帮手了,谁知道儿子也死了。”

说话的大婶儿语气有些唏嘘,但仔细听来又带着一隐秘的不知名情绪。

秦昭一直都知道人是复杂的,毕竟按照从前他们家的生活确实容易遭到嫉妒。

这说话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旁观者,秦昭倒是看到挺清楚。

要是真的毫不在意,她不会说这么一大堆没什么用的话。

但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秦昭也只是站在原地仔细的听她说话。

可这位婶娘明显是有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了,说完自己的感叹之后她就没有再继续了。

秦昭微微皱了一下眉,她觉着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结束。

果然,看那个开了头儿的大娘不继续说了,刚才接她话的另一个大婶就直接接话道:

“哎,这你就不晓得了,人家现在治好了腿,已经能下床了,他们了两口还有个闺女呢,以后招赘上门不就好了。

反正皇帝陛下说了,现在女儿也能继承家产了,这要是有什么恶毒亲戚去抢,那尽管报官把他抓走就行。

就前些日子,那个大河村有个趁着哥哥去世,想霸占人家孤儿寡母家产的,现在都还牢里待着呢,看看有这个例子在,以后谁还敢欺负他家闺女。”

秦昭缓缓舒了一口气,这下应该是完整了。

还不待她询问其他的,便又有人积极说道:

“我也知道一个,不过不是咱们附近的人,而是县城里的富户呢。

我男人给上门做木工听说的,千真万确。”

周围的人闻言催她快点说:

“那家人是做生意的,家里富的流油,

前些年啊,这富户家中就只有一个闺女,听那家干活儿的人说,那小姐长的玉雪可爱,最重要的是啊,这天生就是一个经商的好苗子。

就在家中见过爹娘算账,便自己学会了打算盘,才七岁,一手算盘却打的顺滑无比,底下人前来报账,一眼便能挑出问题,比许多干了一辈子的账房都要厉害呢。

这小姑娘在县城内都是名声在外,人人都说可惜是个姑娘,这要是儿子呀,他们家这产业以后怕是要再翻上好几番的了。

结果这小姑娘七岁时掉进荷花池里淹死了,他爹娘伤心欲绝,还叫人将荷花池全部填平了。

好在没过多久,这富商夫人和小妾的肚子就接连有了动静儿,后头先后生下了好几个儿子。就是可惜啊,这个儿子天赋实属一般,根本比不上他们姐姐半分聪慧,这都十几岁了,别说是看账本了,就连算盘都拨弄不明白。

这富商现在是愁的头发都白了,可给无论给这几个儿子请多好的先生,就是没有半分的长进。

就是实在可惜那姑娘了,要是能活到现在,已经到了能撑得起门楣的年纪了。

现在遇上咱们陛下,就算她爹不愿意给她家产,她自个儿出去闯荡估摸着都出个名堂了。”

之后村民们又说了不少早夭的孩子。

但秦昭觉得大部分应该就是意外或者因病,只有其中一例也十分的不同寻常。

这次死的也是个女孩儿,只不过就是在最近一个月以内。

和前面几个秦昭觉着不同寻常的案例一样,

这次的受害者依旧从小便表现出了极强的读书天赋。

据说她小小年纪便可以做到读书过目不忘,即便前些年家中并没有请人好好教导,只给她请了个带着她识字学礼仪的女夫子。

但即便是这样,她学会认字之后表现的极强天赋还稳稳的压了家中的几个男孩一头。

等到了新帝登基,宣布女子也可参与科举做官之后,她家中才重视起来,将她送入了族中学堂。

谁知这小姑娘一入学堂便如蛟龙入海,短短时间之内便让因为她是女子而区别对待的夫子对她另眼相看,满嘴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