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红星幼儿园

此外,幼儿园还设有专门的医务室,配备了齐全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孩子们在园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 食堂的设施也极为先进,采用了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从食材的储存、加工到烹饪,都严格遵循卫生标准,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餐食。

 红星轧钢厂职工幼儿园无论是在建筑设计、内部设施,还是功能配置上,都展现出了 60 年代最高水准的建造规格。

 要问这幼儿园为什么要建的那么好?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何雨柱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不仅秦淮茹、秦京茹、丁秋楠、于莉、于海棠的孩子,就连林芳为何雨柱生的两个孩子也都在这所幼儿园里,除了娄晓娥的孩子之外。

 正因如此,何雨柱为建设这所幼儿园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当然,这里面不光是何雨柱的孩子,还有其他轧钢厂职工的孩子。

 秦淮茹是幼儿园的园长,丁秋楠是幼儿园的保健医生。可别小瞧了这幼儿园园长,她可是炙手可热的“红人儿”。这所幼儿园档次极高,不仅本厂职工将孩子送来,连附近兄弟单位有关系的人也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送进来。

 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的伙食非常好,几乎顿顿都能吃到肉。特别是这两年农业和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这些孩子们个个吃得腮帮子肉嘟嘟的。

 因此,来找秦淮茹这位幼儿园园长走后门的人,那可真是络绎不绝,秦淮茹现在可是个大香饽饽。

 每天,来找秦淮茹说情的人把幼儿园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有的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满脸堆笑地恳请秦淮茹通融通融,收下自家孩子;有的则搬出各种关系,试图给秦淮茹施压。

 面对这些,秦淮茹心里也很是为难。收下吧,幼儿园的名额有限,实在安排不过来;不收吧,又怕得罪人。

 这日,一位穿着讲究的妇女来到幼儿园,手里拎着当时极为稀罕的进口糖果和布料,找到了秦淮茹的办公室。

 她满脸殷切地说道:“秦园长,我是隔壁纺织厂厂长的亲戚,听闻您这儿幼儿园条件好,我家那小孙儿天天吵着要来。您看能不能给个机会?”

 秦淮茹面露难色,说道:“大姐,您也知道,咱们幼儿园名额早就满了,实在是不好安排啊。”

 那妇女一听,赶忙把礼品往桌上一放,拉着秦淮茹的手说:“秦园长,您就帮个忙吧,只要您点头,我们肯定不会忘记您的好。”

 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深知这些走后门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也可能给何雨柱带来麻烦。

 她思考片刻后,认真地说:“大姐,不是我不帮忙,这幼儿园里都是厂里职工的孩子,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自家孩子能有个好环境。如果我随意开了这个口子,对其他职工也不公平啊。您看这样行不行,要是以后有了空缺名额,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那妇女听了,虽有些失望,但见秦淮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收起礼品,悻悻离去。

 送走这位妇女后,秦淮茹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这时,丁秋楠走了进来,看着她疲惫的样子,关心地说:“秦姐,最近为了这些事儿,你肯定累坏了吧。”

 秦淮茹苦笑着点点头:“唉,每天都有这样的人来找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丁秋楠想了想,说:“秦姐,要不咱们跟何厂长商量商量,制定一个更完善的招生规则,比如优先满足本厂职工子女,实在有空余名额,再通过公开的选拔方式,让其他单位的孩子公平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咱们职工的利益,也能避免这些走后门的麻烦。”

 秦淮茹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秋楠,你这想法挺好。我这就去找何厂长说说。”

 于是,秦淮茹来到了何雨柱的办公室,把最近的情况和丁秋楠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何雨柱听后,沉思片刻,说道:“秋楠这个建议可行。咱们不能因为人情关系,坏了幼儿园的规矩。就按她说的办,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招生规则,向全厂和周边单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