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与我相配
“你也不用自责,舅舅知道你定然也想过办法来保住你外祖母,但是母妃不忍拖累我,这才做出了这般选择。而且当时禁军围府,你若是将人暗中带了出来,安平帝的人一定会立刻发现,到时候可能还会牵连了镇国公府。”虽然英王因为李太妃之事很伤感,但是他还是理智的。 “祖母的遗体我曾派人好好整理,她下葬时我也亲自看着,事情已经发生了,舅舅还要打起精神来,如今安平帝对您虎视眈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朝您下手了,您可一定要万分注意,保护好自己。”
“舅舅知道的,你就放心吧。”
“舅舅今日找我来可是有了什么计划?”
“来,咱们也别站着了,坐下说吧。”英王一边说着一边收回了原本搭在周璨肩上的手,示意他坐下说。
“昨日你送来的消息我认真看过了,我仔细想了想,你在信中所提之事若能办到,那对于我们之后的事来说那就大有助力,可问题是如今我们要怎么撕开这个口子!”
昨日早朝后安焱留了中书省、门下省和都察院的几位大人下来商议事情。
自魏来死后,他兼任的兵部尚书一位空悬至今,周璨不是没有想过将自己的人推上去,但是安焱或许是借此机会看看百官的动向,所以迟迟没有将人选定下来。
昨日他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人留下来,就是为了商议兵部尚书最后的人选。
按理来说兵部侍郎是最有可能接任兵部尚书的人,但是安平帝迟迟没有下旨加封,应当是因为兵书尚书这个位置十分重要,安焱一定希望自己的人来坐,所以他的选择会慎之又慎。
原本他所信赖和依仗的魏氏,经淮东王叛乱一事后便不成气候了,从前魏来一手带出来的人除了在平叛时已经死了的人,剩下的不过是一些见义忘利之人,转身就暗中攀上了其他贵人。
比如如今的兵部侍郎席山,周璨暗中命人跟了他几个月,却发现他频繁在城外一座隐蔽的宅院见工部尚书的人,所以周璨猜想他应当已经暗中投靠了生了三皇子的淑妃。毕竟如今太子已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淑妃所出的三皇子最有可能被封为太子。
他估计是想着原本的靠山倒了,他便寻了另一处高枝。
他和英王若是想要将自己的人安插上去,想必也是难上加难,毕竟安焱也一定会选择自己的人去做这个兵部尚书。
所以新的兵部尚书一定得是安焱信任的人、并且还能挑起兵部这根大梁。
周璨将兵部的人判了一遍,还将京城外在地方领兵的人都盘了一遍,最后筛选出了几个最有可能继任兵部尚书的人。
第一个是湖州太守韦淼,他早年也曾在兵部任职,后来被安平帝派去了湖州,此人颇为机巧,善于钻营。
第二个是禁军首领卫邱,卫邱早年是御林军,后来被安宸帝调入禁军,负责守卫皇宫,此人性格爽朗、忠君爱国,许是因为他同几位皇子都没有联系,且又十分忠君,所以安焱让他继续呆在禁军里了。
第三个是漳城太守容孝,出身寒门,同京中的世家几乎没有牵扯,安焱十分信任此人,因漳城多产铁矿,安焱便派他去那里管理漳城一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