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视着他们。(第2页)

 见此情景,鹧鸪哨嘲讽道:“这献王异想天开,连 ** 做神仙的路径都想好了,实在可笑。” 

 陈玉楼亦冷笑:“不过是个边疆小王,妄想成仙,不知中原多少 ** 己湮没于历史。” 

 “兄弟们,拆掉王座,让他记住教训。”得到陈玉楼指示后,群盗迅速拆解王座,将上面的金银珠宝悉数取走,又用巨斧劈开王座,装入蛇皮袋中带走。 

 卸岭行事,如蝗虫过境,手段凌厉。 

 苏铭善和鹧鸪哨等人对此己见怪不怪,他们发现此地除了王座外,并无雮尘珠的踪影,难免感到失望。 

 于是他们一同进入阴森的后殿,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后殿比前殿更为阴冷,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上真殿”三个大字。 

 殿内是个封闭空间, ** 摆着八幅壁画,形成九宫八卦布局。 

 鹧鸪哨领头,花灵和老洋人紧随其后。 

 陈玉楼带着花蚂拐、昆仑和红姑娘等人随后。 

 苏铭善走在最前面,进入上真殿。 

 献王虽是巫王,但对中原炼丹求长生之法并不热衷。 

 殿内没有炼丹铜鼎或珍贵药材,这让苏铭善有些失望。 

 他擅长使用狂暴药力的药材,即便没有,花灵也

能利用这些药材。 

 西周壁画记录了献王指挥的两次滇边夷人的战役,一面倒的优势显而易见。 

 众人略作查看,未发现雮尘珠的线索便停止了观察。 

 不久,一名卸岭力士返回报告:“里面发现一个巨大铜鼎。” 

 “带路。”苏铭善平静地说。 

 难道献王改用炼丹之法?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失望,那是一座黑色的巨大圆鼎,形状颇为古怪。 

 这黑鼎不知由何种材料制成,通体漆黑,与黑暗几乎无异,上面还有一座巨大的鼎盖,两侧各有两个巨大的铜环。 

 鼎身底部有六只脚,形状是六头蹲伏于地的神兽,古朴威严,肌肉虬结,布满鳞甲,仿佛正仰 ** 吼,看起来像麒麟一类的神兽。 

 然而,这东西虽似鼎,却又透着诡异,全身装饰着狰狞的纹饰,不像是普通的炼丹炉,倒更像是一种用于祭天烹尸的炉鼎。 

 这黑色大鼎不知由何材质铸成,在黑暗中几乎与周围融为一体。 

 这鼎用途不明,但从对献王阴险性格的了解来看,它很可能是用来烹煮人尸的祭器。 

 尽管如此,这鼎封得十分严密,封口处还留存完好的火漆,仍引人好奇想要揭开一探究竟。 

 或许里面藏着珍贵的宝物,甚至可能找到有关雮尘珠的线索。 

 随即,苏铭善命令两名动作敏捷的卸岭力士攀上鼎身,准备用刮刀除去封口的火漆,打开鼎盖看看内部有何物。 

 两名力士持刀爬上鼎身,发现封口处的火漆上还有一个完整的押印,印刻的是一个琵琶锁骨的罪犯形象。 

 仅仅一眼,便令人毛骨悚然。 

 但这些大胆之人稍作镇定后,便动手刮去火漆,强行移除押印,随后抓住铜环,准备掀起鼎盖查看。 

 正在此时,大殿内突然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嘎嘎嘎——” 

 这笑声阴森刺耳,仿佛寒气首透骨髓,带着明显的奸诈、怨毒和冰冷。 

 它像炸雷一般骤然响起,吓得正准备揭开鼎盖的两个卸岭力士当场跌坐在地。 

 苏铭善等人脸色微变,这笑声阴冷又怪异,明显出自女子之口,在这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仿佛某个角落藏着一只怨恨而亡的女鬼,正默默注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