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襄阳城外(第2页)

 鹿清笃默然。 

 李莫愁所言句句在理,可他岂会顾虑什么虚无缥缈的清名? 

 他真正所虑者,乃是襄阳城内,有陆家庄的遗孤陆无双,有程英这般温婉却刚烈的女子,更不知还有多少亲朋故旧曾殒命于这赤练仙子之手的江湖群雄! 

 无论李莫愁是不是因情伤而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但她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那些由她亲手造成的刻骨血仇,岂是鹿清笃能靠三言两语解开的? 

 倘若李莫愁入城,一旦相遇旧怨,必是刀光剑影,血溅五步! 

 届时,他鹿清笃立于其间,又当如何自处? 

 是去帮这位手中沾染无辜者鲜血,却屡次救他于危难的李莫愁,和她一起去对抗那些不避生死,为大义不远千里来襄阳助战的江湖义士? 

 还是为了抗蒙大义,为了江湖道义去帮群雄对付她这个救命恩人?又或是袖手旁观…… 

 仅仅是想,鹿清笃已觉进退两难,这份无奈与忧惧,清晰地写在了他微微蹙起的眉宇间。 

 李莫愁何等眼力,鹿清笃眼中那一闪而逝的为难与沉重的无奈,如同锋利的银针,狠狠刺入她的眼底。 

 她骤然冷笑一声,话语中的自弃陡然转为尖刻的决绝: 

 “小道士,你不会在为我为难吧!你当我很愿意入这襄阳城吗?笑话,我李莫愁何曾屑于与那群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之辈为伍?此番插手,

只为寻巴思珈了断旧怨!如今事了,何必再留?就此别过,你我后会……无期!” 

 话音未落,她决然转身,杏黄道袍在风中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 

 然而,就在她身影即将隐入路旁林影的刹那,一句低微如叹息般的话语,随风传入鹿清笃耳中: 

 “鹿清笃……战场之上,刀箭无眼,非比江湖寻常仇杀……你,好自……” 

 “之”字尚未出口,已随风消散。只留下一个迅速远去的背影,融入荒草疏林深处。 

 “嗯,也请仙子……好自珍重。”鹿清笃怀抱痛哭的婴孩,对着那消失的方向,亦低声说道,只是声音轻得几不可闻。 

 他并非愚钝之人,李莫愁待他,与待世上任何其他人都截然不同。那份微妙的情愫,他又岂会全然不知? 

 只是…… 

 仙鹤已志冲霄汉,安能眷恋池水深? 

 他的心神早已归于大道玄门,他的志向在于解苍生于倒悬。 

 这红尘情愫,无论真假多寡,在他心湖中终究只能如蜻蜓点水,荡起涟漪,却无法撼动那早已锚定于救世济民之上的道心巨轮。 

 他无法回应,亦从未回应。 

 “哇哇哇——!” 

 李莫愁走后,小郭襄似乎也感受到某种无形却深重的“失去”,哭得更加撕心裂肺,这小小婴孩或许不懂人间离愁,却本能地留恋那短暂相伴的,带着馨香与温暖的怀抱。 

 鹿清笃这位面对千军万马也未曾慌乱的“鹿道爷”,此刻却被这小人儿哭得手足无措,满头大汗,哄抚全无效用。 

 “唉唉唉!小祖宗,您老别再哭了。” 

 望着哭声嘹亮的小郭襄,鹿清笃无奈长叹,心中惆怅倒也为之一缓,再无暇顾及其他,抱着郭襄和小豹,如逃难般匆匆奔向了襄阳城门。 

 “师姐,我把你孩子找回来了,你快让你家的小祖宗收了神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