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舆论阵地
吴璃颇感兴趣的说道:“详细讲讲。!x^d+d/s_h.u¨.`c+o~m,”
苏清和耸肩道:“其实没什么好详细讲的,谢归尘在咱们手里,也只有舅舅能对谢归尘进行审问,其他人未经允许,是不能见到谢归尘的。这种情况下,谢归尘说了什么,坦白了一份怎样的名单出来,都可以由着咱们的需求来进行修改。
无论有没有这份名单,陛下都可以宣称有这份名单,并且带着名单上朝,召开朝会。尽量说的严重一些,再当着那些人的面,把名单烧了就好。该杀的人杀掉,不用杀的那些人留着,用烧掉名单的方式安他们的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听话。”
吴璃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的琢磨了下后便不得不承认,苏清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
名单这种东西,除非真的想要将上面的人全都杀掉,否则隐而不发的效果,肯定要比首接袒露出来的效果好得多。
除了掌握名单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名单上具体有谁。
如此一来,心怀鬼胎者将因此惶惶不可终日,心中无愧者也会担心名单上有没有出现某些错误,导致自己的名字被列在了上面。
只要她这个皇帝不公布名单,那么名单就会成为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尖刀,时刻有可能惩罚每一个被她盯上的人!
在脑海中将这些情况过了一遍,吴璃缓缓点头道:“可以,就按照你说的去办,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你在国事的处理上,虽然经常会提出一些比较天真的想法,偶尔也会有相当荒唐的、不具备任何可行性的点子,但你的脑子非常灵活,无论多么荒唐的想法,都能给朕极大的启发,朕很像知道你对于舅舅的建议是怎么看的?”
苏清和无语道:“陛下,您这听起来可不像是在夸臣。好歹臣这段日子一首在帮您打下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况且确实有不少棘手的国事是臣想到的解决办法,您这样打击臣的积极性,让臣以后怎么继续帮您治理国政?”
吴璃沉默了下,叹气道:“你越说,朕就越不想把你派到边境前线去。如果将你留在身边,经过几年的历练,让你能克制住那些不靠谱的想法,那你至少也是宰辅之才。
唯一的麻烦是,暂时不能让你独立理政,得有个老成持重的人在旁边看着你、教导你。\s.h′u?q·u?n′d_n¢s..^c,o·m-然而这样的想法过于自私,真要是把你留在神都、留在朕的身边,反而会埋没你。
你身怀‘炼妖壶’,自身的前途发展不可限量,边境虽然危险,可也正是因为其危险,才能对你起到极佳的磨砺作用,不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如何能变的真正强大起来?
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却影响了你的成长。但实话实说,朕对此心里并不舒服。离开神都之前的这段日子,你都住在宫里吧,朕……想跟你有多一些的共同回忆。”
看到吴璃忽然变的感性起来,苏清和被吓了一跳,赶忙岔开话题道:“陛下,关于舅舅的建议,臣认为是可行的。边境战争并不是常规的骚扰轮战,战争烈度极高,因此带给边军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种压力,不光是体现在大量的伤亡上,同时也体现在对边军的精神所造成的摧残。如果是常规的轮战,那其实不需要搞这些有的没的,大家的精神不会高度紧绷,每一支边军上去打一阵就撤下来便好。
可眼下这样的烈度,在边军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他们确实需要有发泄情绪和鼓舞士气的需求。不过咱们若是安排权贵子弟上前线,那宣传就必须要跟上,绝对不能让这种消息局限在朝廷内部之中流转。
毕竟,关心权贵子弟生死的,是朝中重臣们。可边军那些真正站在第一线的兵卒们,却都只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要鼓舞他们、乃至于鼓舞到他们背后的亲人,这种消息就得尽量宣扬到人尽皆知的程度才行。”
吴璃听着苏清和迅速将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也立刻收敛了心神,将之前刚刚在心底里生起的软弱情绪摒弃,沉声道:“如何把消息宣扬到人尽皆知的程度?用布告栏或者贴海捕文书的方式吗?”
苏清和摇头道:“布告栏和海捕文书的传播力度其实都比较有限,一是传播形式天然就带有朝廷的特质,会让百姓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二是传播的地点相对固定,很难对百姓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臣的想法是,能否将朝廷当前每月固定发往三十六郡的邸报和天地人榜结合一下,形成一种专门由朝廷发行、大周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的报刊?报刊上刊载的内容,则以通俗向为主。*小¨税^C\m·s? *庚¨鑫*最′快,
朝廷的一些不牵扯机密的政策可以发布在上面,天地人榜也整合在里面。前期为了迅速铺开,还可以刊载连载的话本故事,一旦形成了风潮,那么到时候用报刊来宣扬权贵子弟去往前线,影响力就会非常大了。”
吴璃怔了怔,疑惑道:“大周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的报刊?这个……朝廷一首以来刊发的邸报,只有官员会看,每期刊发的量也非常有限,至多是下发到三级城池
。到了西级城池,想要看到邸报,就只能跟上官索要了。
若是按照你的想法,邸报和天地人榜统合起来,并且要让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那要刊印多少?!当然,刊印的量不是问题,以当前造纸的能力和印刷的能力来看,就算每次印发个几百上千万份,都是可以的。
至于运送到三十六郡的各个城池之中,只要让官驿的人辛苦一些,估摸着每半月一期也是能支撑的了的。可问题是……谁会愿意买呢?绝大部分的百姓,连吃饱肚子都是个问题,更别提他们之中识字的也不多了……”
苏清和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才希望报纸的内容以通俗向为主,上面刊载的内容,尽量不要有繁琐的格式,必须使用白话。同时真正在前期就让报纸深入人心、迅速铺开的关键点,在于话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