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乌龙

夏沐转头看向陈志锋,笑着开口:

 

“陈公子,不知能否借你的摊位一用?

 

我车上带了些馒头,想先分给老人们垫垫肚子。”

 

陈志锋正看着刚搭好的木架出神,闻言立刻回过神,连忙摆手:

 

“夏店家尽管用,客气什么!”

 

说着还侧身让出位置,对着桌后的仆从吩咐,

 

“阿牛,把桌子再擦一遍,给夏姑娘腾些地方。”

 

阿牛连忙取来布巾,将木桌细细擦了两遍。

 

夏沐快步走到马车旁,林大田早已将装着粗面馒头的蒸笼抱了下来。

 

难民营本身就不大,只是片刻功夫,粥棚旁边有人给老人发包子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一个个老人从难民营的各处涌了出来。

 

“老人家们莫急,都排好队,凭筹策领馒头,一人一个,都有份。”

 

黄小衣清脆的声音响起。

 

老人们大多佝偻着背,粗布衣裳上沾着难民营特有的泥点,听到这话却格外听话,慢慢挪动着脚步,从怀里掏出筹策。

 

筹策是官府统一发放的一块长条形竹片,边缘被磨得光滑。

 

上面写着简单的姓名籍贯年龄,作用有点类似于后代的身份证。

 

不过筹策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来鉴别身份,而是用来拿物资和食物的。

 

拿了物资后在筹策上进行记录,这就能区分哪些人拿了物资哪些人没拿,以免物资和粮食被多拿。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走在最前,颤巍巍地递出筹策。

 

林大田小心在筹策上画了个小圈圈,随后从蒸笼里面取出一个还带着少许温热的馒头。

 

馒头个头不小,捏在手里沉甸甸的,老婆婆接过去时手指都在抖,低头闻了闻麦香。

 

“多谢,多谢这位好心的姑娘……”

 

她反复念叨着,小心翼翼地把馒头揣进怀里,仿佛那是稀世珍宝。

 

后面的老人也跟着陆续上前,一个个馒头被递到了老人的手里。

 

看着老人们接过馒头时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夏沐轻叹了口气。

 

不过是个几毛钱的馒头而已,这些老人却好像拿到了什么宝贝一样。

 

“姑娘真是活菩萨啊……”

 

老人颤巍巍地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这半个月,我就没吃过这么实在的吃食。”

 

他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绳编织的平安扣:

 

“这位姑娘,这是我家女儿以前给我打的平安扣,不值钱,姑娘别嫌弃……”

 

夏沐连忙摆手拒绝:

 

“老人家,这是你女儿的东西,你自己留个念想吧。”

 

·······

 

黄小衣和林大田把空蒸笼叠得整整齐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对夏沐轻声道:

 

“东家,一共发了两百八十九个,跟王吏员给的老人名册数对得上,没多也没少。”

 

夏沐指着剩下的几个馒头:

 

“小衣,剩下的你自行处理吧。”

 

说完,目光转向不远处的木棚。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先前的木架已彻底有了模样。

 

顶端的稻草铺得匀匀实实,边缘用细麻绳绕了两圈扎紧,风一吹,也只轻轻晃了晃。

 

几个汉子正用金属矬子,仔细地打磨掉木桩上的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