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睡不醒 作品

第206章周容辛教承平帝敛财(第2页)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是都觉得朕做此决定甚是英明,既如此,那便开始吧。” 

 承平帝一手叉着腰,一手随手一指,眼神晦暗不明的严肃,语气随性又不容置喙:“那便从佑郡王开始。” 

 被当场点名的佑郡王心思有些乱,嫡子还因为中秋宴烟花伤人的事情在诏狱关着,他干脆心一横,捐了个巨款来讨好承平帝。 

 “臣愿为朝廷肝脑涂地,只家底薄,仅捐三万两银支持朝廷,陛下英明。”佑郡王跪地谢恩。 

 待御前侍郎记好,又轮到下一个永亲王。 

 用佑郡王打头阵,明眼人都知道陛下的用意。 

 而佑郡王救子心切,也不会出手少捐,那接下来的勋贵有额不好出手太抠。 

 都是京都有头有脸的人物,谁敢在帝王眼皮子底下耍小心思。 

 承平帝也是学会了举一反三,将敛财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永王:“臣愿捐两万两。” 

 “......” 

 “....

..” 

 亲王郡王捐完了,轮到武爵。 

 辅国公萧明威:“臣膝下无子,愿捐五万两,愿大元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瞧见萧明威在武官中带头开口,承平帝心中很是欣慰。 

 萧家满门忠烈,论其忠心,自是不必多说。 

 “臣愿捐两万两.....” 

 “臣捐一万两......” 

 “臣捐五千两......” 

 文官之中,年纪大的也不敢吝啬,都是肱骨大臣,几乎也是一万两、两万两的捐。 

 接下来的官位三品以下,就没这么多了,基本上是五千两上下浮动。 

 到了五品以下,首接降到了两三千两。 

 这一刻,今年的状元郎和探花郎又有对比了。 

 苏羡比林堇年站的靠前许多:“臣初入官场,不靠家中,能捐一千两银,以表心诚。” 

 “......” 

 到了林堇年,他出身寒门,家中贫寒,初中状元时,底下也有不少人拉拢他,给他送礼。 

 只是这么半年过去了,他用当初收礼的钱买了新宅子,买了仆从,花销也大了不少。 

 再加上他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往上升迁,俸禄根本不够平常开销,众人私底下早就有他不如苏羡的议论。 

 这时候,怎么也不能再比苏羡矮一头,咬咬牙,林堇年也开口:“臣家境贫寒,愿捐一千两银......” 

 林堇年话音刚落,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人,只需相视一眼,就能在对方的眼中看出:不堪大用。 

 谁不知道状元郎家境贫寒,还有银子捐一千两? 

 陛下又不是傻子,根据林堇年的为人,还能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道吗? 

 此子好高骛远、虚荣攀比、学才虚浮,文章写的再好,也是纸上谈兵,真正到了官场,还是不堪大用。 

 金銮殿上,各个年份的状元郎、探花、进士,能考上来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 

 林堇年这个状元的身份,只能说是见承平帝的门槛。 

 得不得用,心气再高,也没用。 

 都是天之骄子,人家有本事,你又凭什么清高自傲? 

 一轮捐款结束,承平帝坐在龙椅上,可谓是心情大好了。 

 承平帝又使出了第二招:“来来来,朕己备好笔墨纸砚。” 

 “文官一人写一句祝贺词,记得留下签署。” 

 众人不明所以,可还是得照做。 

 武官无所事事,大老粗一样歪七扭八的站姿,抱着上朝的玉牌站边上边看边点评。 

 “还是大学士的字最有风骨啊。” 

 “我觉得还是张少傅的字好看,刀刃一样的锋利!” 

 “你那双眼睛懂看什么啊?” 

 “就你会看,来来来,你说说谁写的好?” 

 ...... 

 武官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而承平帝稳坐明堂,只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香啊,妙啊。 

 他就说妹婿是个不可得的人才啊。 

 果然,摒弃了底线和脸面,做一切事情都可以没有道德可言了。 

 承平帝觉得自己可以无下限了。 

 原来敛财,可以这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