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为集体做贡献

 十月的金秋,营区组织实战化演练。这次不同的是,设置了家属观摩区。

 演练场上,坦克轰鸣,战士们战术配合默契。观摩区内,予宁看得目不转睛,小手不自觉地模仿着战术动作。

 最精彩的环节是综合战术演练,各兵种协同作战。当直升机悬停投送兵力时,予宁突然站起来,眼睛闪闪发亮:“爸爸!这就是我想要的!”

 演练结束后,予宁找到宋霆野,郑重其事地问:“爸爸,要当指挥官是不是要先当好士兵?”

 宋霆野有些惊讶于儿子的问题:“是的,好的指挥官首先要理解士兵的职责和感受。”

 从那天起,予宁不再只关注“开飞机”这个结果,而是开始研究军事历史和战略战术——当然是以他能够理解的方式。

 十一月,予安的《平凡的伟大》系列作品完成了。这组画作描绘了军营中不同岗位的军人:晨曦中站岗的哨兵、炊事班里忙碌的厨师、深夜还在工作的通信兵、训练场上严厉的教官...

 这套作品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展出,引起了轰动。许多同学第一次意识到,军旅生活不止有冲锋陷阵,更多的是平凡的坚守。

 更令人惊喜的是,部队宣传科看到这些作品后,决定邀请予安为即将建成的军史馆创作一组壁画。

 “我...我真的可以吗?”接到邀请时,予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霆野骄傲地搂住女儿的肩膀:“当然可以。你已经用画笔证明了你的能力。”

 十二月的寒风中,予宁所在的学校组织“冬日送温暖”活动。他主动提出要去慰问营区的哨兵。

 在老师的帮助下,予宁和同学们亲手做了暖手宝和贺卡,在冬至那天送到各个岗哨。

 “叔叔辛苦了!”予宁向哨兵敬礼的样子被战友拍下来发给了宋霆野。照片上,哨兵眼中有隐约的泪光。

 寒假前,予宁又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保温杯,送给每天在校门口执勤的保安叔叔。

 “叔叔就像哨兵一样守护着我们学校。”他这样解释。

 除夕前夕,林小雨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婴。全家去医院探望时,予宁小心翼翼地抱着小外甥,轻声说:“等你长大了,舅舅教你当指挥官。”

 童稚的话语让病房里充满了笑声。

 新的一年就在这样的温暖中悄然来临。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喧闹的庆祝,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

 宋霆野看着孩子们,对孟沅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守护。”

 孟沅靠在他肩上:“因为他们有最好的榜样。”

 初春的阳光透过新发的嫩芽,在营区的小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予宁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今天是他担任“安全委员”满一个月的日子,老师特意在班上表扬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

 “妈妈!我今天又检查了所有的窗户,确认都锁好了!”一进门,予宁就迫不及待地汇报工作。 孟沅从厨房探出头,笑着问:“这么棒?那我们的安全委员要不要来帮妈妈检查一下厨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