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鹿侯 作品

第六百五十九章 熟人旧部

刘承宗回延安府,并不是为了名义上的祭祖。

 

他其实是看张振的延庆旅整编去了,其他诸如贺人龙、鞠思让或者庆阳府的事宜,都是顺便而已。

 

因为张振这次干了个很离谱的事。

 

新编旅的命令,分两次送至各个总兵官手中。

 

第一次是晋升通知,以及一旅四营的规格;第二次,则是在此基础上,各旅军兵调派,游兵营、援兵营加入两个蒙番千总部的通知。

 

而延安府,因为官道上有地雷的客观情况,两道命令的间隔时间有点长,比帅府各道总兵接到命令晚了几天。

 

偏偏就这短短几日的时间差,就让张振干成个大事。

 

这孙子一挥手就扩出仨营。

 

他进延安府本来就有他和丁国栋两个营,这下子直接把设计中一万两千兵力的延庆旅,顶到满编。

 

按说,这情况在非常散装的元帅府,其实也不算啥大事。

 

满编了,你沙汰老弱就行了,帅府给你补充多少兵力,你就在自己这裁撤多少兵力,给他们打发回家种地。

 

偏偏,张振还没法沙汰,或者说不愿意沙汰老弱,又没别的办法,不敢违抗刘承宗的命令。

 

只好给大元帅写了封信,告知延安府的情况。

 

刘承宗就来了。

 

刘狮子回老家,倒不是专门过来收拾张振的,他只是来看个稀奇。

 

因为他也对延庆旅是否需要沙汰兵力,拿不定主意。

 

延庆旅擅自扩编六千多人,刘狮子收到信的时候脑瓜子嗡嗡,火冒三丈。

 

***一年七万余石口粮,不是你自己出不心疼是吧?

 

当时他就寻思让张振带着他扩编的六千人出趟差,把草原上拥兵四万的车臣汗硕垒做掉。

 

或者被硕垒做掉。

 

这也是他没有选择先去庆阳府,而是直接北上延安府的原因。

 

对他来说,天塌下来,都没有军队重要。

 

当然,也有个原因是庆阳府的鞠思让和贺人龙,确实在他心里重要程度非常低。

 

这俩家伙就算把庆阳府打烂,也翻不了天。

 

但是……刘狮子进了延安见着张振,就傻了。

 

在他前往延安府的路上,张振在信上说,他不愿裁撤军兵,是因为这六千多号人,自备粮饷。

 

自备粮饷?

 

刘承宗升腾而起的怒火,在看见这四个字的时候,像被一盆冷水浇熄。

 

只剩杀心。

 

事情实在过于离谱,以至于刘承宗更愿意相信,是张振出问题了。

 

但是等刘承宗做足了回老家平叛的准备,真到延安府,才发现张振说的居然是真的。

 

延庆旅在延安府,真的有六千多号在籍军兵,不光不吃元帅府的军粮,而且还按照步骑不同兵种,直接给张振的总兵部交兵饷。

 

即便刘狮子了解完情况,都缓了好长时间。

 

那些士兵基本上都是张振召集延安府各县乡老,由这些乡老推举而来的保甲后生。

 

起初张振招他们当兵,一来是对帅府整编新旅的具体政策不了解,以为兵都得他自己招。

 

二来,则是为了让延安府不出乱子。

 

没办法,延安府这个地本来就乱,都是乡老自治,张振带着丁国栋俩营进延安,走得心惊肉跳。

 

直到刘狮子宣布延安府五年免征,张振才敢派人到地方传令,让各地乡老把官道上的地雷都拆了。

 

刘承宗这次进延安府,官道上的地雷还没拆干净呢。

 

所以蜂尾针一收到延安、庆阳总兵部改编为延庆旅,下辖四个营

 

,第一时间就把延安府各县村庄保甲的那些后生,都拉到军队里来了。

 

他本来就是延安府本乡本土出身的民军头目,非常清楚老百姓是怎么从顺民变成流寇的。

 

在延安府这个大本营给刘承宗看老家,张振是一点乱子都不敢出。

 

他非常清楚,要想不出乱子,就必须在免征这五年里,促使帅府对延安形成实质统治。

 

这事对张振来说很简单,反正帅爷要招兵,我把你们的后生都拉进军队,五年以后都是军官,利益都跟元帅府绑死了。

 

我看谁还能跟大帅对着干!

 

结果大量延安府本土民壮、豪强,被他召入军队。

 

可他这延庆旅刚把四个营扩编出来,西安府第二道关于整编的命令到了。

 

"旅下四营,援兵营有一千西番正军、游兵营有一千蒙古正军,同时还会从其他营调来军兵,补充兵力。"

 

张振直接傻眼,寻思我这军队早超编了,还给补充个啥嘛。

 

最后这家伙硬着头皮给刘承宗写了封信解释情况,一边召集乡老议事。

 

各地乡老,说起来有不少都是当年狮子营的伤兵,跟大帅是有香火情在的,大伙一议,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元帅不愿扩军的关窍。

 

就是兵粮嘛。

 

三州十四县的乡老一合计,认为让后生在延庆旅当兵是有好处的。

 

反正他们本来也练民壮,一样的口粮饶不了吃,不如把兵交到张振手上,毕竟元帅府的兵装、训练,都比他们本乡本土强多了。

 

更何况,兵在元帅府,驻地还是这三州十四县,出事了反倒能有更强的集结能力。

 

干脆就弄出了自备粮饷的法子。

 

规制很简单,各县乡老根据兵额,自负粮草,每年向延安府城押运两次。

 

步兵、火枪、炮兵每月一百斤糜子面,骑兵每月比步兵多五十斤白面。

 

如果说刘承宗从西安府出发的时候,满心想的都是过来得收拾张振一顿。

 

那么当刘狮子真的在延安府看见延庆旅的新募军兵,心里对张振的重视程度,直接提了一级。

 

这个家伙以后的待遇,完全可以按照狮子营时期就跟着自己的老将来安排。

 

能让人花钱上班,给他卖命。

 

这是个什么古怪的才能?

 

人才!

 

关键是刘狮子算了算,一个州县养三百多个兵,就目前延安府的人口、经济来算,其实也不比交税差多少了。

 

到这时候,他也没啥好说的,便对张振道:「那这事就这么办吧,但你延庆旅,两个蒙番千总部,还是要接收,就超编到一万四千人。」

 

一个旅两蒙番千总部,对元帅府来说,是关系到兵源池子的国策。

 

这事没得改。

 

反正就算超编了,延庆旅的兵粮消耗也依然比别的旅要少三分之一。

 

怎么算他都不亏,无非是让出一部分延安府未来政治权力,给地方乡党而已。

 

对这事,刘承宗想得开。

 

有能耐霸了天下,一个延安府,很小很小。

 

反过来如果没那能耐,退回河湟谷地甚至被人撵到天山、打进乌斯藏,那延安府就算事实独立,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了却一桩大事,刘狮子一边在老家召集地方乡老,摆设宴席,一边派人前往宁州,拜访老长官贺人龙。

 

他派去的人是田守敬。

 

早年在鱼河堡是兄长刘承祖队下什长,到青海进了西宁营,后来在新城书院协助刘老爷处理军务。

 

直到这次刘承宗的虎贲营全部升官进了三

 

个旅当军官,这才被抽回虎贲营当坐营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