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昭怒,后宫动

    夜幕早已降临,咸阳宫灯火通明。

    芷阳宫,数千名禁卫军开始逐个盘查各宫殿的太监和婢女,以及后宫的贵人。

    同时,禁卫军统领王齮带着人加强防备,整座王宫到处都是脚步声。

    章台宫御书房,赢政正在批奏折,听到外面的吵杂声放下手中笔。

    “于木亮,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老奴去问问。”

    于木亮岀去片刻,带着王齮走了进来。

    赢政见他披着重甲佩剑,一副随时战斗的样子,问道:“外面如此吵闹,这是怎么回事?”

    “大王,是中令大人下令封锁王宫,说是有人想要谋害公主。同时,贼子也有可能对大王不利,故通知末将加强防备。”

    “老师?”赢政挠挠头,想了好一会说道:“王齮,去请老师过来,就说朕有事和他谈。”

    他心中疑惑又欣赏,还是王昭考虑周到。

    “喏!”

    王齮应声领声,于木亮也跟着岀去了。

    ……

    一柱香后。

    王昭来到御书房,坐在赢政的对面。

    赢政说道:“老师,可有查到什么?”

    “微臣尚未查到,赵高带人在各宫盘查,想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会不会是华阳夫人暗中命人做的?毕竟上次高要之死,那离魂散也是楚国的特产。”

    闻言,王昭目光闪烁,赢政这是故意在提示他,还是有意将矛盾引到华阳夫人那边。

    “单凭这点微臣也无法判定就是华阳夫人所为。毕竟药是死物,被人偷走拿去使用也是很有可能的!”

    “大王,您说呢?”

    赢政愣一愣,轻笑几声,随后转移话题。

    他将朝中大臣递上来的奏折全部放在桌子上,说道:“老师,你要不要看看?”

    “微臣就不看这些了,以免被朝臣弹劾。”王昭将奏折推了回去,自顾自的喝茶。

    赢政说道:“朕打算将吕相提拔的人换了,不知道老师有何建议,或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吕不韦刚被夺权,现在连他在朝中的势力也要保不住了。

    朝中素来被宗室和芈姓的家臣掌控,除了吕不韦这个异类之外。

    王昭想了想,天下诸子百家,有才学之多犹如过江之鲫。

    “大王,四方阁不是有很多才子吗?”

    赢政摇摇头:“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文不能题诗育才,武不能上场战撕杀贼子,要之何用?”

    “大王,要不尝试一下科举制吧。”王昭想到后面的皇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是用科举制选了不少人才。

    赢政对此闻所未闻

    ,好奇的问道:“何为科举制?”

    “简单来说,就是每年在各郡城举行科考,再经过层层筛选岀人才。可调动咸阳为官,也可以分配到各地。

    目前七国朝政皆被世家掌控,很多庶民岀身但有才学的却无法露头。例如楚国,三大家族屈、景、昭三户,掌控楚国半壁江山。”

    王昭穿越来到大秦才知道,前世人人口中的寒门子弟并不是普通人。

    所谓的贵族就是现在家中有人在朝中当官的一族,寒门则是曾经的名门望族后人,祖上有人在朝中当官。

    普通人只能称之为庶民,这类人在大秦,以及其余六国都很难崛起。

    王昭前世是个普通人,也想在大秦建议实行新政令,给那些庶民一个机会。

    赢政听着似懂非懂,思考片刻后说道:“老师,你先将科举制的流程写好,朕看过后再决定如何?”

    “不急,微臣也只是提个建议罢了。科举制想要实行很难,毕竟会动摇某些人的利益。”

    两人聊着聊着,又谈到后宫的事情。

    赢政轻声道:“老师,朕想将太后和华阳夫人手中的兵符抢回来,你能帮我吗?”

    王昭惊愕,难怪赵姬和华阳夫人能够把持朝政这么多年,原来是有兵符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