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1章 太子登基做新皇
至于有一天找回了老皇帝,只要自己和朝中文武大臣坚决拥立新皇帝,老皇帝回来了,无权无势、无人可依仗,想再夺回皇位,只要自己和文武大臣们不同意,他也很难夺回。 他夺不回皇位,就没有权利惩处自己。
更主要的是,立了太子做皇帝,城中军民就有了主心骨,能坚定信心,守护住城市不被大梁国大军攻破。
只要城市不被攻破,皇帝还在城中,那大虞国军民就不会因为绝望而失去抵抗的信心。
这个谋士出的这主意太好了,刘元帅非常感激地谢过了这个谋士,然后把朝中文武大臣们召集过来,因为此时整个大军军权都在他的手中,他是这城中权势最大的人,任何人都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
刘元帅把现在的局势分析给文武大臣们,然后告诉他们,国不可一日无主,皇帝陛下被人抓走了,那就只能立新皇帝,立太子为皇帝。
文武大臣们听刘元帅这样说,也都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并且现在刘元帅是最有权势的人,谁敢反对,他一句话就能灭你九族。
并且现在积极响应刘元帅拥立新帝的号召,那他们也都拥有了从龙之功。
因此所有人全都赞同刘元帅拥立太子为新帝。
而太子原本就在这城墙上,此时他正为他父皇被抓走而难过,又很恐惧:
没有他父皇坐镇,就很难聚集军民之心,鼓舞大家的士气,同心协力抵抗大梁国大军的攻击。
那样,这城市很快就有可能被大梁国大军攻破。
而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听刘元帅说要拥立他做新帝,他心中立刻变得无比地狂喜起来:
做了皇帝,那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他在整个国家就是最有权力的,他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任何人不敢反抗他的命令,那可比做太子,被皇帝压制好太多了。
虽然做了皇帝也有坏处,就是一旦城被攻破,大梁国第一要抓捕、杀死的就是自己,但是,一则,做了皇帝,那就是所有被围困之人之中被最严密保护的,城中之人最不让被大梁国抓住、杀死的就是自己。
再则,自己本身就是太子,即使不做皇帝,大梁国攻破了城池,最先抓捕、杀死的也会是自己。
但是不做皇帝,城中军民就不会最严格地保护自己。
于是他一番推辞:
说他父皇被人抓走,生死不明,他现在应该拼死把他父皇救回来,而不能他父皇被抓走了,他立刻就登基做皇帝。
那样会被人嘲笑,说他对他的父皇不孝;
没有他父皇的旨意,他登基做皇帝名不正言不顺……
刘元帅和文武大臣就赶紧劝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城中不可一日无主,他现在做皇帝可不是为了他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城池,整个大虞国。
他做了皇帝,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天下百姓不但不会耻笑他对他父皇不孝,反倒还会称赞他心怀天下,临危受命,是真正爱民如子的圣明君主……
至于没有他父皇的旨意,他登基做皇帝会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形势如此,众文武大臣、大军将士、城中百姓全都拥立他做皇帝,那就是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