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梦叙平生 作品

第4章 养一只万人嫌崽崽(第2页)

 系统:“……”

 穆瑜问:“怎么了?”

 系统哗啦啦摇晃:“没什么,宿主。”

 前辈留下的笔记说,穆瑜的爱好很少,除了一个人坐在窗边看风景,就只有做饭和种树。

 前者还好理解,后者出现在爱好里实在有些违和……喜欢养花、养多肉的人有不少,养苔藓也是相当雅致的爱好,但什么人才会喜欢种树?

 ……反正穆瑜看来的确很喜欢种树。

 穆瑜从窗外收回视线,笑了下。

 他似乎经常因为这个爱好受到质疑,并没多在意,只是把手探进口袋。

 系统微怔。

 它看着穆瑜摊开手掌。

 那颗掉下来的玉兰花苞被穆瑜捡了回来。

 在穆瑜的掌心,那颗幼小的花苞悄然绽放,花瓣莹白剔透,缓缓向四周舒展,溢出一缕极淡的清香。

 冬夜冷寂,窗外白雪皑皑,这个房间却像是被春意突兀地笼罩了。

 “好看吗?”穆瑜问。

 系统:“好看。”

 穆瑜撑着膝起身。

 走到博古架上的花瓶旁时,他手中的玉兰花已经重新抽出嫩绿枝条、发了几片新叶,开得生机勃勃。

 穆瑜把花瓶拿去简单冲洗,接了些水,又把那一枝花插进去。

 不用手杖的时候,他其实也能走路。只是右侧膝盖支撑不了太久,时间稍微一长,就会显出轻微的跛态。

 像这种刻在意识体上的旧伤,多半是因为拖的时间太久,始终没有痊愈,已经成了自身核心数据的一部分。

 所以,不论换什么人设,换多少个世界,都一样会顽固存在,无法抹除。

 只不过……时间实在太久,膝盖的伤究竟是哪来的,穆瑜的印象也已经不深了。

 “我和燕隼之间。”穆瑜问,“发生过什么事?”

 系统愣了几秒,才意识到穆瑜口中的“我”,是已经代入了余牧的身份。

 ……穆瑜的这个习惯,笔记里其实也有。

 在现实世界,穆瑜的职业是演员和教师。

 穆瑜是科班出身,教他的老师是那种典型的沉浸式体验派宗师,在艺考的时候一眼看中了穆瑜的天赋,大一起就把人带进剧组锤炼,玉不琢不成器地一路逼成了影帝。

 后来,穆瑜出了些意外,由于个人原因,突兀地选择了永久退圈息影。

 但不论如何,他终归也是才二十七岁,就已经手握五部殿堂级艺术片,前途不可限量的三金影帝。

 ……

 这也是穿书局在挑选精英级任务者时,会挑中穆瑜,邀请对方加入的原因之一。

 系统在来的路上,其实就偷偷查过穆瑜的详细资料。相关的新闻报道、舆论评价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只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穆瑜退圈是因为醉驾弄坏了名声,不适合再做公众人物。也有人说醉驾只是个借口,穆瑜就是伤仲永灵气耗尽,不会演戏、演不好戏了,比起演一部观众骂一部,不如退圈保平安。

 相关的帖子林林总总实在太多,系统看得头昏脑涨,塞满了八卦的数据里,倒是对一则简短的采访记得最清。

 是一手把穆瑜教成影帝的那个老师。

 那人已经七十多岁,精神倒是依然矍铄,听人提起穆瑜,脸色就迅速沉下来。

 系统对人类的了解依然有限,但即使是机器来看,也知道那个表情至少称得上失望嫌恶。

 采访的年头久了,话音掺杂了电流声,有几分失真:“随他……爱怎么样怎么样。”

 “干这行想要出头,谁不打熬?你们愿意看人在镜头前糊弄?”

 “经冬的树,挺过了风雪,熬到春天才能成材。”

 “他经不住,没什么可说的。”

 “当初看错了眼。”

 ……

 “就当浪费了十年。”

 系统回过神。

 穆瑜不知什么时候又去拿了手杖,倚着沙发扶手半坐,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色。

 窗外是条繁华的商业街,深夜依然灯火通明。

 这场雪没有影响市区的热闹。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城市的热量远比郊外多,风也被高楼拦得更缓。即使天低云暗,夜色浓稠,也有色彩斑斓的灯牌点缀其间。

 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透过落地窗,盖住了最后一点稀薄的月色。

 穆瑜在等它的回答,又似乎并不着急。

 穆瑜不着急,他没什么要去的地方,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事,只是想离开。

 “您和燕隼……”

 系统下意识跟了一句,又实在适应不过来,改口:“余牧和燕隼。”

 “余牧是燕隼的老师,从五岁到十四岁,带了他近十年。”

 它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牧毁了燕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