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证道 作品

第478章除夕联诗

第478章除夕联诗

 且说贾环离开宁国府后便回了大观园,后面发生的事倒不曾知晓,待行至怡红院外,但见院墙和庭树上均挂满了彩旗彩灯,妆扮得金碧辉煌,院门两侧各有一串长长的灯笼,门楼上方挂着一副匾额,上书着“怡红快绿”四字,两边又有一副对联“玉楼春色遍九重,翠幕花香满四季”,看那华丽秀气的笔迹,应该是贾宝玉自己写的。此刻院门紧闭,里面隐约传出莺声燕语。贾环上前敲了敲门,并无人应答,又再敲了一遍,里面才有人不耐烦地问:“谁?”

 “贾环,应宝二哥之约而来。”贾环答道。

 院门随即打开,一名上夜的婆子探出头来看,见果然是贾环,忙福身施礼道:“奴婢见过环三爷。”

 贾环今非昔比了,身披举人光环,连老太太都格外看重,又是赏雀金裘,又是配备专用马车,就连老爷待客都将他带在身边,这待遇跟嫡子相比也没两样了,府里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

 贾环客气地问道:“宝姐姐和林姐姐她们可还在里面?”

 老婆子忙道:“在的,环三爷快请进。”一面把贾环让进院子,一面往屋里叫了一声:“姑娘们,环三爷来了。”

 贾环迈进院子,只见院中植了许多芭蕉海棠之类的花草树木,还养了些孔雀、绿头鸭、红腹锦鸡等小动物,此刻都安静地待在笼子里。

 这时,一名婢女从屋里走了出来,生得身段高挑窈窕,削肩瘦腰,模样极为标致,正是晴雯,估计是见贾环独自一人,且还是自己打的灯笼,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讶意。

 贾环拱手道:“有劳晴雯姑娘。”

 “环三爷客气了,且跟我来。”晴雯接过贾环手中的灯笼,领着他便往屋里行去。

 贾宝玉所居住的这座怡红院,应该是面积最大的,布置得更是华丽精巧,没有明显的隔断,四面皆是雕空玲木板,或“岁寒三友”,或“流云百幅”,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家雕镂五彩,销金嵌玉。或贮书,或设鼎,或安置笔砚,或供设花瓶,或安放盆景,其样式或圆或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让人叹为观止。

 倏尔五色纱糊,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而且满墙都是依照古董玩器之形抠出来的槽子,如琴、剑、悬瓶之类,俱悬于壁内,又都与壁相平。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及至跟前,又被一面书架拦住去路,回头又有窗纱明透门径。

 啧啧,难怪刘姥姥进大观园,误入怡红院内竟迷了路,饶是贾环,此刻也有点眼花缭乱,要不是是晴雯在前面带路,只怕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走。

 这时,晴雯领着贾环行至一处,却见迎面走来一名明眸皓齿的美婢,以及一名唇红齿白的翩翩佳公子,定神一瞧,敢情竟是一面玻璃大镜,镜中的美婢和佳公子自是晴雯和贾环本人了。

 这时的大晋还没有烧玻璃的技术,这面门板大小的玻璃镜子自是舶来品了,价钱绝对不菲。

 正当贾环感慨之际,晴雯已经带着他转过了那面镜子,来到了贾宝玉的起居室内。室内燃着火炉,炭火红红,温暖如春,只见宝钗、黛玉、宝琴和三春均在,围坐在桌旁行酒令,莺声燕语,好不热闹。

 “环弟来了。”贾探春见到贾环,连忙离席迎了上来,欣喜地问:“这么就快回来了,珍大爷不留你?”

 贾环随口道:“留倒是留了,不过甚是无趣,领了两杯我便托辞离开了。”

 林黛玉一直留神听着,闻言暗自点头,原来她虽然深居内宅,但对贾珍贾琏之流的龌龊行径也有所耳闻,自然担心贾环与他们厮混一处,会沾上那样的陋习,如今见贾环根本跟贾珍之流玩不到一处,自是放下心来。

 “这样也好,我们正准备联诗呢,又岂能少了环弟你。”贾探春一边笑着,一边替贾环脱掉雀金裘,随手递给了侍书,后者接过挂在墙上。

 薛宝琴笑嘻嘻地道:“环哥哥来迟了,得先罚一杯才是。”

 这时林黛玉已经往旁边挪了挪,腾出了身边的位置,贾环机灵地上前坐下,笑道:“不用罚,我先自饮三杯。”

 贾环一面说,一面豪气地连饮了三杯,反正这内宅女眷喝的小酒甜丝丝的,度数极低,跟喝蜜水似的,别说三杯,就是三碗也不在话下。

 林黛玉托着香腮,似非非笑地看着贾环道:“环弟好气慨,不过若换了大碗喝,琴妹妹想必才会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