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回:诊断
莫惟明可以判断,这是典型的黑子热后期症状。
房间里的健康人,只有他和宫而已。宫也是戴着口罩,远远站在房间门口。霏云轩没有电线,这意味着所有光源都来自室内的煤油灯。现在却是七月中旬,即使是个空房间,也足以让他们汗流浃背。在这样的情境下,能够实现降温的,只有病人周遭的冰块了。
“环境太差了。”莫惟明实话实说,“这样对他的恢复很不利。如果已经高烧的情况下再患上热射病,简直与谋杀无异。”
“我们尽力了。若不是您上门检查,倒也不会点这些灯。说这些,绝对不是责备您。”
宫的态度当然客气。说话的时候,她身后的门传来敲打声。
“大师姐,冰、冰块带上来了……”
“好的,你放门口就好。我一会就拿进来。”
莫惟明听出门外是徵的声音。他的视线并没有挪开,而是牢牢锁在角的身上。他因高烧进入了昏迷状态,不知现在对外界有什么程度的感知。那些黑斑,有些是淤血,有些还处于玫瑰疹的阶段。他相当警惕地进行检查,一点细节也不放过。
“还好,暂时没有看到肢体坏死的部分……不过再不好转就难说了。到时候,就不得不截肢了。钱的问题,还是小事。”
宫很清楚莫惟明是什么意思。对以吹拉弹唱谋生的人来说,失去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手指这样的人体末端,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这意味着他以后也不能登台演出,只能彻底沦为掌管内务的幕后人士。倒也不是说,这就不是什么“崇高”的职业,而是意味着角师兄从此不再和他们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衷心希望不要发展到这个程度。”宫的手挪到胸口,“您有办法吗?目前中心医院里,有没有发现行之有效的办法?”
“您先帮我找个架子来。”莫惟明说,“能挂吊瓶的。”
“好……”
宫转身开门,徵就站在走廊尽头的楼梯口待命。她唤他去找,越快越好。徵没有耽误太久,找来了一个木质的挂衣架。因为是实木制作,很沉,但他还是尽快弄来了。
这段时间,莫惟明也没有闲着。他在仔细检查角的手脚后,开始通过酒精炉将一些器具煮沸。宫在不远处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她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她只是觉得,莫惟明对医疗工具的熟悉度,不亚于他们对自己的乐器——反正都是吃饭的家伙。
等架子摆到旁边,一切都准备就绪后,莫惟明却迟迟没有下针。宫很想问出了什么问题,但没敢开口。反倒是莫惟明经过了一阵迟疑,主动说道:
“因为他的手臂和脚背,都有淤血,我不确定是不是血管存在血栓……我得想办法把针扎到深静脉去,失礼了。”
“无妨,救人要紧。”
得到许可后,莫惟明扯开角薄衫的领口。浅薄荷色的衣服已被患者自己的汗水打湿,变成一种深绿。他用碘酒进行了大面积的消毒,又用听诊器不知在听些什么。经过一番折腾,他终于成功将针刺入了锁骨下静脉。那是一种长而粗的针头,比宫见过的普通输液针看上去更加骇人。接着,他又用特殊的导管持续操作着什么。
她实在忍不住询问。
“那、那个针,它好像很可怕……”
“抱歉。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注射位置。实际上在中心医院,进入这个时期的人想要输液已经十分困难,多是在等死。有少数人依然可以利用头皮或其他地方的静脉,这取决于那些黑斑形成的那些地方。我这个方法,原则上讲风险很高。银质套管针在战地医疗中很常见;准备打的药瓶,只是用于补水的葡萄糖。他一时半会好不了,导管会一直在他体内,你们可以自行更换药瓶进行营养补给。毕竟据我了解,你们之中没谁能再给他盲穿了。”
这段话的信息量可有些大,宫听着有些慌神。但该说不愧是大师姐吗,她很快接受了莫惟明所说的话。只是,她特别指出:
“感谢您考虑得如此周全……若是在操作之前,提前跟我打声招呼便更好了。只是听您这话,这管子,要在他身上扎多久?而且您口中的风险,又是什么?”
莫惟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不好意思,是我救人心切了。”莫惟明深深地吸了口气,“那我先把话说明白吧。导管需要在他体内停留数日甚至数周,这取决于他的恢复情况。我这样操作,也是想着以后不用频繁打扰你们。风险则是穿刺带来的并发症:气胸、血胸、感染、血栓……但您不用紧张,我对自己的手法非常自信。”
宫的讶异不加掩饰。竹灯闪烁下,她脸上的光影起伏不定。
“现在医院的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了吗?你们医生,都这样厉害了……”
“呃,不。我要澄清一点。”莫惟明连忙说,“这是我的个人行为。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操作风险高,以我们现在的条件很难推广。包括中心医院在内的多数医院,仍依赖颈外静脉穿刺,或股静脉切开。因为常见的材料缺陷,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这橡胶导管是镀银的,不用你们更换穿刺部位,但可能有静脉炎的风险……这我必须向你同步。另外为了防止感染,每日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若发现混浊必须立即拔除。外用磺胺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药我都会提供给你。需要的话,每日的操作说明,一会儿我也可以写在便笺上。”
“不,不用了。”宫说,“只要你告诉我,我一个字也不会忘。”
“……还是谨慎些吧。”
“这正是谨慎起见。”
宫的语气不可置疑。莫惟明意识到,她是在考虑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但莫惟明一开始也只是担心,会“有人”对她的记忆做手脚,从而让她忘记这回事。还是算了,目前来说是尊重“家属”的决定。反正他也会找借口隔三岔五前来复查的,希望届时没有阻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