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遭遇恐龙围攻
第九十七章 遭遇恐龙围攻
这一群离他们越来越近的恐龙的外表看上去有好多都是没有鳞片的,而是和鸟类一样拥有一身羽毛。并且都是蓝灰色的羽毛。这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呢?或者是人类一直都误解了恐龙吗?它们的羽毛为什么都是蓝灰色,是为了适应环境,便于隐藏吗?
其实说人类“误解”恐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人类直到19世纪,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种奇特的动物存在过。虽然那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
英国医师吉迪昂·曼特尔是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人,但“恐龙’’的这一名词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创造的。
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在1842年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即由两个词根组成的拉丁文,这两个词根的意思分别是“恐怖的”“蜥蜴”。
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种虽然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
后来,这名称到了中国,是聪明的中国人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其实“人类”也是个统称,也是一种互有关联却又多有不同的高级动物。有些人类甚至比动物的情商还低,比动物还残忍。细想一下,如果当初已经生存了一亿六千年的恐龙懂得团结一致,互相帮助,那么以恐龙强大力量的集中应对,即使面对突变状况,或许也不至于彻底灭绝。
但是恐龙当时没有团结起来,在灾难之前自己顾自己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是无智慧的团体,没有发展出智慧,就无法懂得应当在灾难来临之时互利互助,把灾难降到最小化。
但人类则不同,人类是有智慧的群体,应该懂得团结互利共同发展,才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
可惜在地球上,总有一些人自私自利,总想着去侵害别人,霸占别人的地盘,这样的人应该想一想恐龙的灭绝。当初也有强大的恐龙吃了同类,占据了很多地盘,但是灾难来临不还是被灭了吗?
所以啊,整天想着占别人便宜的那些人类,可长点心吧。团结才能共赢,整天想着欺负别人的人,最后必定会自取灭亡。
沐茵双眼放光的看着这些越来越近的恐龙,一个劲儿在心里边根据自己对恐龙有限的了解对号入座。她发现她竟然也能认出几种恐龙。比如现在爬在前面的那几只,她记得在她看过的古生物文献里曾经有详细的分析和记载:
比如正小心翼翼靠近他们的近鸟龙,是四翼长有羽毛的小型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伤齿龙科。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比鼻祖鸟早呈现1500万年,是已知最早的有羽毛兽脚亚目恐龙。鸟类源自恐龙进化的理论被它的化石的发现所证实。近鸟龙从头部至尾部体长30多厘米。
现在这近鸟龙离得比较近,沐茵看到在灰蓝羽的近鸟龙旁边是它的同党,头部长着淡红褐色的肉冠,十分近似于现代啄木鸟,有呈黑白条纹。也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