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萌轩 作品

第四十二章 惩罚的小皮鞭(第2页)

 苏宁得意的嘴角一撇,接着就起身去开门了,果然看到一脸透红的陈小兰,然后把她让进了房间。 

 “苏宁,对不起! 

 希望你能不计前嫌,将今晚的事情揭过。” 

 “陈小兰,我真的很好奇! 

 我到底哪里得罪了你,让你这么疯狂的针对我?” 

 “这.....苏宁,一切都是我的错。 

 我在这里向你道歉!” 

 “陈小兰,咱们接触的时间不短了。 

 大概也有个一两年了吧?” 

 “嗯!快两年了。” 

 “呵呵,既然你调查了我这么久,那一定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吧?” 

 “......”陈小兰没想到苏宁会这么直来直去的,立刻再次感觉自己脸色发烫起来。 

 “陈小兰,我这人没有其他了。” 

 “可以!” 

 “呵呵,既然你这样痛快,那我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苏宁直接掏出刚买的小皮鞭和蜡烛,看向陈小兰的眼神充满了冷漠。 

 看到苏宁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的小皮鞭和蜡烛,陈小兰突然感觉心底一阵寒意袭来,不由得浑身打了一个寒颤,然后用祈求的声音哀求着苏宁,颤抖的身体就快要直接跪下了。 

 “苏总,能不能别这样对我!” 

 “呵呵,可以! 

 那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苏宁可不是有特殊癖好的变态,之所以拿出小皮鞭和蜡烛也是为了吓唬一下陈小兰。 

 陈小兰当晚的表现很好,本就一米七二的身高,再加上劲爆的身材,让苏宁直接......。 

 当然一开始陈小兰还是很生涩的,看着床单上的奇特颜色,老司机苏宁也是露出了诧异的表情,然后立刻更加的兴奋起来,不自觉的还是用上了小皮鞭和蜡烛。 

 必要的防护措施苏宁做的非常到位,并没有忘乎所以的不管不顾,苏宁知道陈小兰是一个毒如蛇蝎的女人,可不愿意和她有太多的瓜葛,自己永远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称呼这种女人为母亲。 

 陈小兰一开始真的感觉很屈辱,可是慢慢的却是沉沦下来,有时候她已经分不清她自己到底是谁了。 

 再次清醒过来的陈小兰,忍着身体的剧痛艰难的穿着衣服,看了看一旁的男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纯粹,既不是恨,也不是。”领导并没有任何怪罪康台的事情,反而说了一句公道话。 

 “领导......”康台的声音明显感动的有些颤音出现。 

 “好了!就别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苏宁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最近有什么大动作吗?” 

 “领导,苏宁的苏氏传媒公司动作一直很大。 

 即将上映的电影有电影版《神话》,《调音师》和《疯狂的石头》。 

 而且苏宁现在正忙着拍摄电视剧《士兵突击》,还亲自在里面饰演男二号。” 

 “《士兵突击》?就是制片厂,华谊,还有苏氏传媒文化公司一起联合出品的电视剧?” 

 “是的!领导!” 

 “看来这是一部了不得的电视剧了,你去预定在咱们央视一套播出。”领导想了想,然后就对康台吩咐说道。 

 “是!领导!” 

 “对了!电影版《神话》安排在哪个档期?” 

 “这一次的春节档!” 

 “啧啧!苏宁的这手操作高明啊! 

 电视剧版的《神话》已经打下了良好的观众基础和好口碑,电影版《神话》的票房一定会非常漂亮的。” 

 “是的!苏宁这人一直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是非常的奇妙。 

 有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服老,他们年轻人太能折腾了。”说起苏宁的神奇之处,康台也不得不感慨万千。 

 “呵呵,所以说以后这里还是他们年轻人的世界。” 

 “呵呵,是啊! 

 不服不行!”康台苦笑的摇了摇头。 

 “康台,我认为我们央视有必要和苏宁缓和关系。” 

 “嗯!领导你有什么指示?” 

 “今年的春晚给苏宁预留一个节目吧! 

 我记得他好像唱歌也很不错是吧?” 

 “是的!《老男孩》,《父亲》都是他唱的。” 

 “呵呵,那就安排他在今年的春晚来一个独唱。” 

 “是!我一会就给苏宁发邀请函。” 

 “嗯!这些还不够! 

 咱们央视有一个新节目叫《对话》,也邀请苏宁来参加一下。 

 呵呵,咱们央视也给他造造势。” 

 “呃?这可能有些困难。 

 领导,你是不知道苏宁这人的懒散脾性。 

 为人特别的孤傲,根本不喜欢参加什么访谈节目。 

 当初如果不是他在美国参加小甜甜布来妮的演唱会爆红,他在国内依旧没有什么知名度。”康台露出苦笑的解释着说道。 

 “呵呵,老康,你还是不懂我的意思啊! 

 来不来是他的事情,但是我们央视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 

 苏宁能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闯下了这么大的事业,充分说明他这人很不简单。” 

 “嗯!领导你说的有道理。 

 既然领导你这么看重苏宁,看来我要亲自去上门送邀请函了。”对于领导的分析,康台也点头认同起来。 

 “呵呵,老康,你也别放不下身段。 

 要知道我们处在苏宁这个年龄的时候,还都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根本不可能有苏宁这种成就。” 

 “哈哈,领导,你把苏宁抬得太高了吧! 

 毕竟时代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我还是觉得苏宁之所以成功,还是得益于时代的红利和政策的开放。” 

 “呵呵,老康你这话也对,但是不全对!”领导笑着摇了摇头。 

 “噢?” 

 “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大多都是能够审时度势的。 

 如果苏宁也生活在我们那个时代,到了今天兴许比我们位置还要高。” 

 “啊?领导,你这么看重苏宁啊?” 

 ......